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叶红军想王来娣这话也对,只能把这件事丢一边去,不丢他们也没办法啊,俗话说得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次日,叶家与赵家两家正式见面。

叶红军王来娣特意调休,叶家全员在场;赵家赵青刚的娘、妹妹,还有出嫁的姐姐都来了,可以算全员到齐。

可能因赵青刚娶亲已经成为赵家的心病,赵青刚的娘和姐妹都很是热情和客气,表现得很好相处,对叶兰也是夸了又夸。

又提到彩礼,赵青刚这些年累积的票,赵家这边可买一台缝纫机和一支手表,这主要是赵青刚的意思,三转一响能有俩件在这年头算很不错的了。

因赵青刚假期有限,一切流程都得拉快,双方谈的满意后,今天的见面会,便变成了下聘日,真够快的。

赵青刚回去就打结婚申请报告,等审核通过后再领证,但宴席什么的可以提前办,新婚燕尔不好分开,叶兰婚后可随军去赵青刚部队呆个一两个月。

赵青刚的娘只说自己一个人再家可以,叶兰不回来都行;王来娣信她这话至少有一半是真的,她也盼着儿子能尽早得个一儿半女,但这话他们却不能直接应下,只说哪能一直留一个长辈在家。

相亲会至此落下帷幕,并且顺利开花结果。

原以为就这么欢欢喜喜过去,临到大门却又出了一个不小的意外。

知青办认识的俩干事上门访问,说有人举报叶兰已满85岁还不下乡的事情,举报都递到这里,他们也不好全然不理。

“谁这么缺德?”王来娣忙解释说叶兰现在已经是半个军嫂的事情,“结婚报告都打上去了,就等下来。”

这让知青办的熟人也松了一口气,有叶榆主动报名下乡,为叶家加了不少印象分,涉及到军人,这事更容易过去。

叶榆拳头捏得嘎吱嘎吱响,合理猜测:“会不会是孙家?”

这事她也有错,有明显小辫子做人就不应该那么嚣张,现在外面可是家里一本外文书都有可能被批判举报的时代,果然,以她的性子更适合相对更自由清静的山村。

孙不孙家,知青办的人不知道,只知道是G委会那边一个年轻人。

第12章新婚燕尔

“怎么会是他们?”

王来娣听得心惊肉跳。

他们的权利现在挺大的,像是什么工会、妇联、知青办,甚至于至于执法的公安部门,对上他们都得头疼。

当然,风评也很差,差到几乎可以止小儿夜啼的那一种。

往上说,不少原本条件不错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里面真案冤案都有;往下,一批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天天在大街小巷瞎搞,举报这个批那个,砸家打人事件不要太多,搞的是到处人心惶惶,生怕自家也遭殃。

他们胡同以前也是有小富人家的,就因这家一家占一整个四合院,被不知道的谁举报,那个打砸现场啊,听着男女老少的哭声,稍微有点良心的都不忍。

至今那户人家还没回来,据说已经被下放农场去了,房子也被安排了十多户人家早已经住进去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活着回来的一天,可怜啊!

像这样被搞到家离子散的悲剧还很多,他们风评不差谁差。

“不行,得再快一点,我们需要把这事儿给亲家知会一声。”

这下子,王来娣嫁女儿的不舍情绪无了,叶兰的婚前忐忑症也无了,为了以防万一,她们只盼着早日把成亲这件事落定。

而重生回来不久的叶榆对他们的记忆定格在红袖章。

正因如此,在知青办提起时,她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是穿越后见到过的唯一一个熟人,也是一个年轻人呢,隔壁邻居老太太天天“大牛大牛”地叫。

但叶榆并未把自己心中猜测讲出来,微笑着看王来娣他们热情地送走知青办干事,又为叶兰的亲事而忙来忙去。

只是从这一天晚上起,叶榆对于自家住的大院更上心了,关注度提升至八分。

大院的隔音是真的很差。

抛开杂音,将超越人体极限的听力发挥到极致,叶榆收获不少八卦,像是一只猹,掉到遍地是瓜的瓜田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