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第16页)
“什么毛病?”
看学姐撇撇嘴,没有要说得意思,女孩子们顿时心领神会,凑得更近,围成个小圈,甜甜地说:“姐姐,话说一半要急死人的。说嘛说嘛,姐姐你人美心善,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是吧安楠?”
陈安楠正装睡呢,被突然叫名字,“啊”了声,脑袋闷在臂弯里说:“我睡觉呢。”
这个点,教室里的人并不多,很多学生在食堂吃完饭,会围着操场走两圈消消食,男孩子们就楼下打球,学校的广播里正在播放的Tank的《三国恋》,轻松欢快的旋律遮盖了外头的喧闹声。
“其实真没什么,他家住在东郊别墅区也很正常,”学姐眼睛弯起来,玩笑的说,“他妈妈是我家雇的保姆,他爸是我家的帮工,所以他们一家子都住在我家,你们看到的车也是我家的,谁让我俩一个学校,就顺道一起送过来了呗。”
说完,她又不在意的补充:“其实何瀚铭成绩挺好的,也没什么坏心眼,只是有点小虚荣罢了,从小就喜欢故意让同学觉得他家里有钱,我都听他妈说过他好多回了,没想到上初中了还这样。”
“不过你们该玩还是得玩,他成绩不错的。”
撂完这些话,学姐就起身离开了,剩下一群小姑娘面面相觑,你戳戳我,我戳戳你的,推搡着走了。
等陈安楠把脸抬起来的时候,他的皮肤上已经有被衣服褶皱压出来的几道小印子,不知怎么回事,他又想起那天在老师办公室,无意间瞥到何瀚铭填写的表。
真不是故意想看,只是余光一偏,恰巧把那行小字逮个正着——贫困生资助登记表。
何瀚铭本身不是个迟钝的人,没过几天,他就能察觉到无数眼光在他身上飘啊飘的,只有陈安楠还是老样子,下课该吃吃,该喝喝,AD钙奶一插一整排,轮着喝,不理他,也不分给他半点眼光。
何瀚铭隐隐觉得,有事情败露了。
这个年纪似乎已经可以通过别人的目光产生鲜明的羞耻感,何瀚铭开始有意无意的回避起同学的目光,他时常坑着头,在自己位置上一坐一整天,有同学找他,他也不理,甚至连班级的团体活动都不参加了。
他的孤僻让他生活在一个夹层里,不再跟任何人接近。
直到有一回,陈安楠体育课没上完,跑班级里拿水杯,恰巧碰见何瀚铭也坐在教室里,因为今天体育课要分组跳长绳的缘故,他说自己不舒服和老师请了假。
陈安楠进来的时候,看见何瀚铭正捧着本语文书在发呆,他的面色似乎不大好,看见陈安楠来了半晌也没个动静。
陈安楠把水杯掏出来,小口小口的喝水,不多时,突然听见对方淡淡的声音响起:“陈安楠,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陈安楠扭过头,确认教室里只有他们俩个人以后,才说:“什么?”
何瀚铭又不说话了,教室的玻璃窗被值日生擦得干净清透,把外头的树影都重叠倒映在上面。
两人在楼下的喧闹声中,都各自安静了会,就当陈安楠准备走的时候,忽地又听见他说:“你这个成绩能进来,应该是本地户口吧。”
陈安楠的脚步顿住了,他回过头,奇怪的看着同桌。
何瀚铭坐在位置上,没有看他,自顾自的说:“你知道吗?这所学校如果没有本市户口,就算考进来,也要花两万块钱的赞助费。”
“两万块啊,”他说,“我爸妈一个月才两千块的工资,他们把攒的钱都拿来交学费了,要不然,谁会想住别人家里。”
“……”陈安楠一时间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有时候,人心真的是个矛盾又难解的东西。
陈安楠的敏感和细腻能够让很多事情变得交错复杂,他能于某个瞬间捕捉到旁人观察不到的情绪细节,去疏远讨厌他的人。
也会像现在这样,仅仅因为对方的一句话,就牵动出一点点的怜悯和不忍。
陈安楠站在教室门口,思来想去,还是小大人似的开口道:“谁在意你家有没有钱?难道你有钱会分给我吗?”
何瀚铭没接话。
陈安楠接着说:“你又不是人民币,干嘛要每个人都喜欢?再说,就算是人民币,也会有人说我不要很多钱,只要很多爱呢。”
说完,把自己兜里的纸巾掏出来,扔到桌上。
这回,何瀚铭没有再拒绝,而是把纸巾包抽开,大大地擤了个鼻涕:“你数学试卷上的第三道选择题错了,是选A,勾股定理,你再错的话,老师又要骂你了。”
成长的每一天,都是一段新故事。
这短暂的十分钟交流,竟然能让两个人准备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关系得到了缓和,从这回起,何瀚铭不再拦着位置不让陈安楠走了,陈安楠也不再故意把窗户开很大。
他甚至会指着陈安楠的一道算术题说:“你方程式写错了,应该这样写才对。”说着,就拿过他的卷子在旁边细细标注。
看陈安楠没懂,他就会耐着性子,把它拆解成最简单的公式。
而何瀚铭有时候也会从自己的抽屉里,翻出来几包不属于自己的小零食,比如咪咪虾条。
谢溪没搞懂俩人现在的关系,奇怪的说:“他威胁你了?”
陈安楠和好朋友并坐在操场上晒太阳,这个季节的阳光不燥,晒在身上暖融融的,他们学校的操场宽阔,橡胶草坪也很软,随便挑一处坐着,有时候还能看见哥哥在打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