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29页)
“说来也是有趣,咱们在洛阳潇洒奔走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家中小辈都已长成了。”
曹操摇头,也有片刻陷入了回忆之中:“可惜你我自己都还没混个出路,现在还不是给他们这些小辈让路的时候。”
“这话说得倒也没错,所以我也只是让他来长长见识的,没打算真让他领兵。”袁绍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说起来,孟德,子脩呢?他之前又没和你一并身在洛阳,现在也应该在此才对。让他出来给我看看,再和显思去说说话。”
曹操的表情顿时又凝固在了当场:“他啊……他并不在此地。”
按说,让曹昂去河内送檄文,再看看把曹丕接回来,就算是沿途出了点什么意外,再出于客套要滞留几日,现在也应该回到兖州了,哪知道,到了现在还没有曹昂的消息。
倘若袁绍已确认了河内就是陛下,这臣子给皇帝送讨贼檄文有些不合规矩,那按照陛下现在的处境,其实也应该不会过多问责才是。
怎么就拖了这么久呢?
袁绍语气轻快,看着曹操此刻的纠结,猜测道:“难道说他胆子小,不敢跟来讨贼?”
要是这样的话,那他可就要好好笑话一番曹操了。
“不,并非如此,是……”
“兄长,有子脩的信!”曹操刚要开口解释,忽听远处一阵叫喊。他抬头就见自己的从弟曹仁快步走来,后面还跟着个眼熟的信使,正是之前跟着曹昂去河内的护卫之一。
袁绍丢出了一个眼神,示意曹操不必管他,自去看信,目光却又不自觉地偏向了那边,颇有几分好奇。
谁让他看到,曹操拆开了来信,脸上竟是难掩震惊之色。曹操也一时之间顾不上袁绍了。
“兄长,子脩都写了什么?”曹仁好奇地凑了上来,问道。
曹操沉默了一下,还是答道:“他说,陛下在河内急需人手,筹备渡河之战,我有袁本初相助,料来也是兵多将广,可否让你前去助他……不,是助陛下一臂之力!”
这就算了,只见信上还写道——
可否让家中精通术算之人,也分拨出一批,送来河内?
陛下立志收复洛阳,重振汉室,却苦于无人可用,他曹昂看不下去了,只能请父亲帮忙出人出力了。
反正听陛下的意思,袁绍已经准备去兖州了,那兖州应该不缺人了对吧?
曹操认真地把信看了又看,甚至还翻来覆去地搜略了一番,却还是只能看到,那一行行字,都是曹昂的字迹!
【作者有话说】
曹操:天杀的!谁啊,谁把我儿骗成了这样!
刘秉:……emmmm我也不知道呢(挠头)
(*)又恐贼乘冻而过,命多作陷冰丸,以投于河——《后汉书·臧洪传》
今天被抓出门了,本来想加更的来不及了,明天试试看。评论区掉落200个小红包,比心
第48章第四十八章
◎镇恶守河之祥瑞◎
这确实是一封由曹昂写给他的信,但就是让曹操看得只觉两眼一黑,让他险些怀疑,是有什么人模仿了曹昂的字迹,才写出了这样的一封信。
等一下,他应该是让子脩去打探虚实的对吧?
那为什么对面的虚实好像还没怎么打探出来,子脩已经光明正大地把手往他的口袋里伸了呢。
曹仁也愣了:“什么意思?子脩在河内被孤立了,需要我去支援?”
曹操一把将信收回了袖中:“……这是重点吗?”
曹仁的脑子转得还算快,但用不着直接跳过前面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到曹昂要如何在河内立足上!
这最大的问题,分明还是在河内“贵人”的身份。
卞夫人来信中的语焉不详,从河内送出檄文中的帝王罪己之言,再往前还可以追溯到离开洛阳前司马防曾经向他问出的那个问题,好像都在刹那间串联在了一起。连带着袁绍那句为何前来兖州会合的理由,都在进一步印证着这个事实:
天子刘辩此刻不在洛阳而在河内,也是此刻四方讨董之中的一路重要势力。
可曹操怎会忘记!当日他亲眼见到了董卓当庭废掉了刘辩,何太后被强行鸩杀,刘协即位,甚至就连何太后死后的哀荣,都是因刘协的恳求才保存了下来。
他自认自己还有几分识人之明,看得出来彼时的刘辩到底是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还是确实惶恐难当,不堪匹配帝王之位!
那他又如何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了那个在河内叱咤风云之人。
恐怕更有可能的情况,还是有什么人冒认了刘辩的身份,骗过了河内河东的所有人,现在,甚至连他那一向孝顺的长子都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