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更么么哒(第1页)
吃过饭,苏曼开车带着苏爸苏妈到黄浦江畔散步,苏妈看着灯火阑珊的美景,忍不住感叹:“现在的生活美好的就像是一场梦,我和你爸初中都没读完的大老粗,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
那个假洋鬼子说得也没错,咱就是乡巴佬。我觉得被叫乡巴佬没什么可丢人的,乡巴佬凭自己的本事,不也来沪市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讨生活了。”
苏曼挽住她的胳膊:“那个假洋鬼子拿没拿到沪市户口我不知道,反正咱们一家三口的户口已经正式落户沪市了。往后咱这乡巴佬还就留在沪市过日子了,哈哈……气死他……”
一家三口嘻嘻哈哈在江边溜达了一会儿,苏曼开车带着他们往家走。路上遇到某福超市,进去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苏爸苏妈之前在东阳也去过小超市,但像某福这样的超级大商超还真是头一回进。
逛超市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商超里放着舒缓的音乐,推着小推车,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真的好想把它们带回家。
尤其是像苏曼她们家这种刚搬到新家,大件家电都有了,但能拎包入住,零碎小物件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冰箱和橱柜里也都空着呢。
苏妈是看看这个也想买、瞅瞅那个也想要,总觉得家里好多东西都缺,事实上也真的缺。
加上超市,跟以前的购物方式不一样,是你推着购物车到超市门口才付账。
这就导致很多头一回逛超市的人,往推车里放东西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没有这东西太贵,我就不买了这个概念。
最起码苏爸苏妈现在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他们甚至都没有关注到包装上那个价格小标签。
三辆推车堆得满满当当,付账的时候,苏曼直接刷卡,不是兜儿里的现金不够,而是不想让爸妈知道今天花了多少钱。
第二天吃过早饭,苏曼先开车把苏爸苏妈送到花卉市场,苏妈要买一些种子、绿植、鲜花和花盆。
苏爸要买锦鲤,他在影视城那边经常在广场上,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群演侃大山。听人说锦鲤招财,早就想养了。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客厅有一口大鱼缸,是苏曼特意给他准备的。
跟父母约好了接他们的时间,苏曼开车去了电脑城,台式电脑直接配三台,笔记本电脑也得来一台。
她买的是如今市面上价位最贵的那种,等回家后,小系统还要帮她进行全方位的改装。尤其是显示屏,得大一点儿看着才过瘾。
苏爸苏妈在花卉市场买的东西挺多的,后备箱装不下,苏曼索性直接租了辆车,让人把东西送到家。
苏爸的锦鲤终于买回来了,苏曼往鱼缸里放了一点儿灵泉水,苏爸现在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这些锦鲤可得好好活着。
苏妈大大小小的花盆买了不少,苏爸会做木工,自告奋勇要给她做几个花架。
苏曼给他买了全套工具和材料,正好给他们两个找点儿事情消磨时间。
苏曼天天闷在书房里看那些令人眼晕波浪线,让苏爸、苏妈挺发愁。知道她是在炒股赚钱时,就更愁了。
他们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部讲炒股的电影,可吓人了,听说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就是沪市这边,有好多炒股赔钱赔的都跳楼了。
有心跟闺女说,咱不干这危险的事儿成不成?看到闺女两眼放光地对他们讲,买那只股票赚了多少多少,他们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反正他们家的钱都是闺女挣来的,大不了赔光了从头再来嘛。
就这样苏爸苏妈眼看着自家闺女银行卡里的钱从二十万到五十万、一百万……之后更是打着滚儿地往上翻的时候,他们俩都不知道还说什么了。
他们俩悟了,难怪人家大城市的人看不起他们这些乡巴佬,原来他们赚钱那么容易,就在电脑上敲几下就轻轻松松就赚几百上千万。
相比之下,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摔八瓣儿挣得那点儿辛苦钱,真的跟人家不一个频道上。
半年后,苏曼转战米股,在小系统的指点下杀进华尔街,以强势的姿态从那些老牌资本家手里攫取财富。
小系统在这个时代,那就是互联网的神,谁敢冲它亮爪子,它能连爪子带蹄子全都给剁了。
在米股市场上苏曼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客气,钱越多越好,花不完,没事,哎,她就喜欢让它们躺在账面上睡大觉。
脚盆鸡家那就不用说了,完蛋玩意儿,对他们客气,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一人一统伪装成米国资本,把脸盆里家里嚯嚯得不轻,刚有些上扬的股市,啪叽又落了下去。她赚得盆满钵满,还嫌人家的韭菜太少太短不够割。
巨额的海外资产源源地涌入她的账户,然后她就被有关部门给监察了。
有小系统在,苏曼但凡能被查的地方都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操作也都是合法的,虽然赚钱的速度令人心惊,但税都是足额交的。
她在国内股票市场是老老实实挣钱,积累了原始资本后,到了国外大杀四方,扰乱的是老米和小日子的股票市场,掠夺的是国外资本,因此她的账户只是被监察。
如果不是统宝告诉她,她还不知道被监管了。监管就管呗,她没犯法,不怕被上面记住。
因为她在华尔街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加上之前奖励的迪某尼和之后的路某登股份,某通公司邀请她办理了一张百夫长黑卡。
一切手续由小系统搞定,用它的话说,虽然这张卡对于苏曼来说唯一的用处是装13,但有总比没有强,毕竟能装13也是实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