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0(第2页)
李暮歌在默默汲取御下的知识,皇帝则在开展他的帝王手段。
其实之前满朝言官都上书弹劾太子的时候,皇帝就知道,这是一场大公主党和太子党的斗争。
所以那个时候,皇帝压着弹劾太子的折子,一直没有交到太子手中,只因他明白,一旦太子收到那么多弹劾折子,就会名声大降,同时太子会没有任何反击的时间和机会。
太子称病,皇帝就任由太子不来上朝。
等后来太子回朝,皇帝就知道,太子已经想好了对付大公主的办法。
果不其然,马上钦天监就开始发力,跟他说了一堆玄之又玄的天象,最后直指大公主。
皇帝还是压着此事,上书弹劾大公主乃是“灾星”的折子,他一封没有送给大公主,他想着,太子这一招确实是狠,一下子打到端华的七寸上,若是端华没有法子应对,他就选个别的事情,将所谓的“荧惑守心”异像,祸水东引。
比如哪里有了天灾人祸,完全可以说是当地的父母官才是“灾星”,实在不行,还能制造个人为灾难,将后宫的某个妃子拉出来挡灾。
皇帝压根不在乎最后是谁被天降“灾星”之名压死,只要朝政安稳,太子和大公主两人没事就行。
但是他没想到,大公主很快也想到了祸水东引地法子,引得人还是六公主李易曲。
“你说,老大这是想干什么啊?”
紫微宫寝殿内,皇帝斜靠在软塌上,闻着熏香,闭目养神。
他是在问身边的大太监。
皇帝最为信任的大太监叫梁忠,此刻梁忠弓着身子,为皇帝剥着今晨刚送入长宁的荔枝。
荔枝上还挂着些许冰晶,触感微凉,梁忠剥完后,将那白滚滚的果肉放在皇帝跟前的碟子里。
“回陛下话,华公主自由聪慧过人,老奴当真蠢笨,想不通端华公主的意思。”
皇帝不满梁忠的回答,不满说道:“你梁忠如果是个蠢人,那用你的朕,又是什么人?”
“诶呦!看老奴这张破嘴,陛下息怒,老奴就是个服侍陛下的太监,这服侍人的活儿,老奴干得好,可这动脑筋的事儿,老奴是真不知啊。”
梁忠在皇帝跟前呆了十几年,太清楚皇帝的性子了,别看皇帝现在好像很不高兴,他要是敢随意评论端华公主,皇帝会笑着砍了他的头。
皇帝被梁忠一番唱念做打给逗乐了,他睁开眼睛,张嘴,身旁貌美的宫女拿出丝质的手帕,捧着荔枝放到了他嘴边。
他将荔枝吞下去,香甜的味道令皇帝眉头苦闷略微消减。
“朕本以为,老大会针对荣阳,没想到她会去找小六,难不成是最近小六得罪了她?唉,她这个脾气啊,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样子,爱憎分明,一点儿不知何为圆滑。”
“转眼陈妃已经去了多年,若是陈妃还在,此刻端华肯定会入宫哭诉吧。”
皇帝说着,面上多了几分惆怅,他看向那为他送荔枝的宫女,与陈妃有三分相似。
陈妃是他曾经最爱的女人,他为了与陈妃在一起,甚至还曾对抗过先帝。
先帝希望他能娶一个世家贵女做皇后,而不是跑到她面前,说要娶一个出身小门小户的平民。
陈家哪儿是平民,只不过是寒门落魄了,家中才没了在朝中做官的人才,后来陈妃的堂兄等人,不也当官了吗?还做得很好。
“陛下!端华大公主求见!”
皇帝话音刚落,外头就有小黄门前来通传,皇帝当即一喜,从软榻上坐起来,一挥袖让宫女离开。
随后他给梁忠一个眼神,梁忠马上出门,同小黄门道:“传端华大公主!”
小黄门出去,没多时,端华公主李曦年就走进屋中了。
大公主此刻有些忐忑,她不知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十四怎么就能说,父皇一定等着她入宫呢?还说只要她亲自开口,六公主这个罪名就定下了。
她一句话能如此管用的话,太子怎么可能还当太子!
大公主不相信李暮歌的话,却还是心里有一分期待,她想起了母妃还在世时,父皇母妃和她,他们三人就像是民间普通的一家三口,温馨极了。
纵使偶有争吵,也会在母妃的劝说中和好。
想到母妃,大公主心情悲痛起来,她进屋后对坐在上首的皇帝行了一礼,开口却隐隐带着哭腔。
“儿见过父皇,父皇万安!”
“免礼,端华,你都多大了,怎么还哭了呢?可是有人欺负你了?是不是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