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治水县令余寻光(第4页)
尤显觉得皇帝就算想杀余寻光也没关系,反正他会想法子保护他——当然只是怕他早死了,自己没有了大功德的肉身依托,再次直面雷劫。
尤显还听到皇帝说了些什么党,什么派,说有人试图用吉清的水灾做文章,说他已经处置了很多人。他絮叨个不停,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意思,那便是余寻光落得如今的田地,他也没办法。
尤显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气得又开始骂娘:“没办法就没办法!讲那么废话干什么?浪费爷爷的时间很好玩是吗?”
皇帝还感慨:“失了余卿这等贤良之臣,朕心痛已。”
怎么没痛死你?
尤显骂骂咧咧,觉得皇帝十分虚伪。余寻光却周全礼仪。他在离开前,最后以君臣之礼相拜。
大概是感觉到他的去意,皇帝下令让御前总管太监送他出宫。
一路上,太监交给他一个包袱,且慈善地说:“六公子勿要气恼,须知人生还长。一时的得失算得了什么?今日你为庶民,明日你或许就能成为宰相,这是说不准的事。”
余寻光不言语,只笑:“有劳公公。”
槐序在宫门口等余寻光。接到人后,他架着租来的马车,将余寻光送回了余府。
偌大的余府大门紧闭。
槐序上前敲门,“喂,开门,开门啊,是六公子回来了,开门啊!”
余寻光的心情随着他的击门声一点点地落下。
槐序这时也预感到了不对。他回过头,强打气精神,露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公子,可能这个门没有人看守,一定是下人懒惰……我们去走西侧门吧。”
余寻光摇了摇头。
他已经想明白头先余家人来劝他早离,是为了让他避开祸事,是他自己一意孤行。余家的亲人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如今和他划清界限,是因为余家并非余寻光一个人的家。
他也不愿连累家人,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再一次打量面前的高墙府门,余寻光撩起衣摆跪下。
“孩儿不孝,在此拜谢父母大人养育之恩!”
他伏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槐序双眼含泪,在余寻光下跪时也跑过来陪着余寻光一起磕头。
二人就此相扶着出了京城。
尤显也不明白余家父母在怕什么,怎么连儿子都不让进门,怎么就连儿子不愿意见上一面了。跟着余寻光的这两个月,可以说他了解到的人情世事比以往两千年间见到的还要多。他不懂官场,不懂人心,可他觉得他现在似乎有些懂余寻光。
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尤显心中从此有了一个标杆:只有做到像余寻光这种地步的人,才配称作好人。
可这世上还有一句话,那便是好人都是不长命的。
余寻光和槐序出城后,在离主城不到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遭受到了黑衣人的伏击。应该是政敌所派。槐序为了保护余寻光受到重击昏迷。眼看大刀就要落到头上,却不想在离他身体一寸的地方被什么力量反弹回去。
情急之下,余寻光脱口而出,“多谢仙长。”
正在识海中面色狰狞对着匪贼的尤显愣了一下,“你是何时发现本座的?”
没有等到解释,他又道:“哼,也罢!如今不是说话的时候。老子得先泄了这满肚子的火气!”
余寻光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升起了一股力量。
尤显说:“要是不愿看,可以闭上眼睛。”
余寻光听话照做。
尤显不知道跟谁学的一手妥帖。他杀完人后还使用法力把余寻光和槐序送回车上,操控着马车离开了此地。
直到闻到花香,余寻光才睁眼。
“是余某给仙长添麻烦了。”
尤显缩在识海中,嘀嘀咕咕:“不用。这……就当是我付的房租,你下辈子我怕是还有得麻烦你呢。”
尤显不愿意相瞒,借着这个机会主动把自己的来历如实相告。余寻光边听边了解。他觉得尤显不像个坏人,便也把自己是何时发现的他也说了。
尤显一听,原来自己每日的嘀嘀咕咕全都落在他耳里,顿时感到羞窘,不愿意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