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良宵(第3页)
“你倒心宽。”
“心不宽难受的就是我自个儿,父亲厌弃我是他的损失,我才不要因此难过。”沈宜棠理所当然。
“这便好。”晏元昭道,“你这性子,着实看不出在道观里待过多年。”
原来他知道。
沈宜棠解释,“其实道观也并非想象中那样清苦,道人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有对我特别好的人,像亲阿姐亲阿娘一样照顾我,纵着我,比起血缘维系的亲人,她们更像我的家人。”
晏元昭若有所思,“日后有机会,带我去拜见一下你说的这几位家人。”
“好。”
沈宜棠的笑容有些僵硬。
她们可不是道姑,而是春风楼里的娘姨啊。
她忽然察觉到自己的一丝无措。她一直将晏元昭当做一个目标,满腔热忱地接近他,撩拨他,现在如愿和他定下婚约,共坐一榻,他认真地对她说,以后一起见她家人,她却应对得勉强了。
必须快点找到账本,拿到五千金走人,不能拖到成亲之后。
沈娘子这个面具,她戴得不痛快了。
沈宜棠咬了下嘴唇,引开话题,“晏大人,你去东都除了办差,可有去哪里玩?”
晏元昭反问,“东都哪有什么好去处?”
山水不如钟京毓秀,春天花时也过去了,无芳花可赏,无丽景可观。
“有很多呢。”沈宜棠兴致勃勃地给他列,“东都南门外的十字街夜市,卖三丝果子和糖酪糕;太平寺逢五逢十的珍禽会,有各色鸟儿,犬猫狐兔;东教坊司每月许民众看的傀儡戏和杂手伎……都是钟京没有的,我听闻已久,可想去看了。”
“杂色聚集,吵嚷不堪,你称之为好去处?”晏元昭说完,忽然想到她连别人家洞房都想去看一看,向往这些也不奇怪。
“我在道观里憋久了,所以想去瞧热闹嘛。”
沈宜棠垂下眼帘,他这种云端之上的世家郎君,当然看不起民间的乐趣,她还没说赌坊乐馆青楼浴堂子呢。
晏元昭道:“等你去东都看上一回,便不好奇了。就说那夜市食摊儿上的东西,闻着香,实则不干不净,根本下不了肚。”
这是在说她叶公好龙了。
沈宜棠笑笑,“我又不像你们男儿家,想去哪便能去哪。”
——她当然能想去哪就去哪,夜市食摊儿上的东西,闻着香,吃着更香。
她说得嘴馋,摸了块小几上的鹭鸶饼吃。论起吃来,沈府的饭菜和沈执柔其人一样,菜式呆板,枯瘦无味。公主府的则是山珍海味,道道鲜美精致,就没有不好看、不可口的。
只是她身份摆在这里,为了优雅好看,不仅要吃得少,还要吃得慢。细细嚼着品着,越吃越觉得没劲儿,没烟火气。
搁在金盘子里的蒸饼,不如小贩从冒着热乎气的蒸笼里现掏出来的好。
摆成龙凤呈祥的鸡肉丝,也不如外头卖的烤鸡,皮焦里嫩,撕下一条腿来,滋滋儿的冒油。
等她不做这沈娘子,就把想吃的都吃个遍。
沈宜棠边想边吃,一只鹭鸶饼咂得津津有味。
晏元昭盯着她脸上漾开的笑意,吃个糕饼有这么开心吗?
沈宜棠后知后觉他在看她,目光幽深,看她像看块顽石,他在琢磨她。她嚼咽的动作便放得淑女了,吃完拿取几上的柑橘饮,心虚地喝了一口。
甜滋滋的,他拿她当小孩子,招待不用茶,用甜水。
晏元昭仍在看她。
银烛送来如玉的暖光,抚在她的肌肤上,不是静瓷般的美,而是生动的,流淌的,照见她洋溢着神采的柳眉、明睐、樱唇……
活色生香,当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