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 没有安全期 求月票(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初的老师,其中一人去了外地无法联络,另外两人一人在钱家村学校当教导主任,另一人在高中学校当教师。”

“联系方式写在纸条上了,你试试能不能打通。”

“好。”

一番行动过后,李建业将。。。

####风暴之后:重建信任的艰难旅程

风波过后,“梦想导师计划”虽然在公众面前挺过了这一关,但内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第三方审计报告为团队正名,可信任的裂痕已然显现,尤其是在那些曾对项目充满期待的合作方与志愿者之间。

徐oho知道,修复信任不是一纸报告就能解决的事,它需要时间,更需要行动。

“我们必须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真实面貌。”他在一次核心团队会议上坚定地说道,“不是靠嘴说,而是用每一个细节去证明。”

于是,“阳光计划”开始加速推进。除了每月定期发布财务报表和项目进展,他们还启动了“透明直播间”计划??每周一次,由志愿者或受助学生出镜,带领观众走进课堂、宿舍、食堂,展示最真实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教室。”一名支教老师对着镜头微笑,背后是孩子们整齐排列的课桌,墙上贴满了手绘的梦想地图,“这是我们昨天刚收到的新课本,还有这些书包,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

直播过程中,评论区不断滚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提问与鼓励:

“请问你们怎么申请成为志愿者?”

“这些孩子平时都吃些什么?”

“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每一条留言,徐oho都会亲自阅读,并安排专人回复。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信息越透明,误解就越少。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封新的邮件打破了平静。

发件人署名为“一位曾经的志愿者”,标题只有两个字:“真相”。

邮件内容长达数千字,详细描述了一段未曾公开的经历:某次支教活动中,由于组织不力,导致部分志愿者抵达当地后才发现住宿条件极差,甚至没有基本的洗澡设施;教学物资未能按时送达,原定课程被迫中断;更有甚者,有志愿者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却迟迟得不到医疗援助……

这封邮件一经转发,再次掀起舆论波澜。

有人质疑这是旧事重提,也有人认为这是“梦想导师”掩盖已久的黑历史终于浮出水面。

面对新一轮压力,徐oho没有回避,也没有急于辩解。他第一时间联系了邮件中提到的几位志愿者,核实情况,并邀请他们参与下一期的“阳光直播间”。

“如果真的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正视。”他对小林说,“不能因为怕被批评就选择沉默。我们要做的,是把问题变成进步的机会。”

几周后,一场特殊的直播如期举行。几位曾在偏远地区服务过的志愿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经历的困难与成长,也坦率指出当时项目执行中的不足。

“那时候确实很苦,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一位女志愿者回忆道,“后来,项目组改进了很多流程,现在再去支教的志愿者,待遇已经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

这场直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理解,并对“梦想导师”的自我反省精神表示赞赏。

“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一位网友评论道,“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

与此同时,徐oho也开始着手优化整个志愿者管理体系。他引入了“双线反馈机制”,即每位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可以随时通过匿名渠道提交意见,并确保所有反馈都能在48小时内得到回应。

他还推动建立了“志愿者互助平台”,让有经验的老志愿者帮助新加入的成员适应环境,分享资源,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输送知识,更是打造一个温暖、可持续的公益生态。”他在一次内部培训会上强调。

####人心所向: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随着“阳光计划”的深入推进,“梦想导师”的形象逐渐从“高大上”的公益品牌,变成了一个更加贴近人心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一些大学生自发组建了“梦想宣讲团”,在全国高校巡回演讲,分享他们的支教故事;一些企业则主动提出要为偏远学校提供远程教学设备,帮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而在青海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名叫阿兰的小女孩正站在讲台上,自信地朗读着课文。她曾是个内向的孩子,自从有了“梦想导师”的陪伴,她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以前都不敢大声说话。”她在一次采访中笑着说,“但现在我可以当小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背单词。”

她的班主任也在视频中感慨:“这些志愿者老师不仅带来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孩子们希望。”

这种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徐oho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他在一次访谈中说道,“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这样的‘小小举动’发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