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付瑶琴(第1页)
皇帝驾到,没让通报,此时已将到垂星书斋门口。
苏清方从未私下面见过皇帝,不由心头一紧,缓缓站起身,有点不知何去何从,“我……”
走是肯定走不了了。现在出去,恐怕会和皇帝碰个正着。
李羡自有一股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指了指后方厚重的紫檀屏风,示意苏清方:“去里面吧。”
屏风之后,是李羡日常小憩的隔间,不过方丈大小,陈设也紧凑。尽处摆着一张软榻,拢着层浅缃色的薄幔,隐有金线游曳,挂在两侧银钩上,直直垂着,离地堪堪三寸。旁侧墙边立着面多宝阁架,对面窗前设一椅一几,搁了盆小针松,叶子参差不齐,被狗啃过一样。
苏清方蹑手蹑脚闪到屏风后,罢了又反应过来不对劲——她光明正大从正门进来的,怎么搞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像私会偷情。见皇帝就见皇帝嘛,李羡这里应该素来不缺客人吧。
恰时,纷沓的脚步声靠近,一名内监拥着皇帝进来。此时再从小憩之室出去,那真是百口莫辩、不是偷情也变成偷情了。于是苏清方只能老实窝在屏风后,连呼吸也放轻了。
透过屏扇间狭窄的罅隙,苏清方窥到,李羡不疾不徐冲皇帝行了个礼,姿态恭谨,声音清朗:“儿臣参见父皇。”
面对面时,原来李羡是会叫“父皇”的。苏清方暗想。
身着明黄常服的皇帝抬了抬手,以示免礼,目光滑扫间,觑到蝉衣将将收拾起的成双茶杯,温和笑问:“有客?”
李羡也随之瞥了一眼苏清方用过的那只杯子——得亏用的是深色粗面的紫砂,且苏清方涂的口脂色薄,杯沿处只余下一抹极不显眼的唇痕,不留心细看,只会以为是水渍。
李羡摆手示意蝉衣退下,淡然应道:“玉容刚才来过,和儿臣商议了一下南方抗洪嘉奖的细则。”
“嗯,”皇帝点头,“我看了你的折子。尤其是那个卢禹臣,刚毅果直,身先士卒,同百姓一起护堤守坝,保住了一县田舍,是当好好奖赏。你们仔细斟酌筹办,不要让臣民寒心。”
皇帝所说卢禹臣,苏清方倒认识,是她父亲的同年。当年父亲去世,卢伯伯还来吊唁过。
只见李羡又是拱手一揖,颔首道是。
皇帝似是宽慰地勾唇,忽的瞅见李羡右手虎口处,好像有一条极淡的抓痕,关心问:“手怎么了?”
李羡一怔,十分自然地垂下手,任袖子遮住,轻描淡写道:“被猫抓得。”
“你那只猫,平素不是挺温顺的吗?”皇帝此前去过东宫,也见过几次那只猫,毛色很可人。
李羡眼睫微垂,飞快睨了一眼旁侧屏风,嘴角牵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毕竟是猫,惹急了也凶。”
“记得小心些。”皇帝叮嘱着,目视李羡的眼光倏然一怔,不再言语,缓缓挪步,越过李羡,径直走到琴案前。
皇帝缓缓伸手,轻轻抚过光润的琴头,似想起了一段温情的记忆,颇为怀念的样子,“许久,没听你弹琴了。刚才在屋外,隐约听到你弹《凤求凰》,倒似别有一番情致……”
皇帝侧首看向李羡,眼中带着探究的意味,“是有心仪的女子了吗?”
女人的力量一般不及男子,不同人对乐章的顿挫表达也不同。皇帝显然是听出了琴声中力度的变化,加之《凤求凰》为情爱缠绵的曲子,便以为是李羡思慕少艾。
里间的苏清方懊恼地闭上了眼——早知道弹《酒狂》了,弹什么《凤求凰》。
面朝皇帝的李羡笑了笑,却有点浮于表面,似乎比最开始还要冷淡三分,“许久没弹了,技艺生疏,随便弹了几首简单的曲子,自遣罢了。”
皇帝目光仍流连在琴上,追忆道:“听到你的琴声,不禁想起你之前和舒然琴箫合奏的场景。钟家……”
提及此处,皇帝言语微顿,转而半开玩笑道:“你二十有二,早已弱冠,也是时候娶太子妃了。你这后院,实在冷清。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已经一岁了。”
李羡维持着脸上的笑,不增也不减,“江南的事还没有完全处理妥当,过几天又是秋祀了。再过段时间,派往各府道的秋闱主考官也会陆续回京,要听取各府州的情况。诸事繁杂,千头万绪,倒没什么心思想这些。”
皇帝轻笑,于此道到底比年轻人松弛,“秋祀之后,又是春祀。秋闱之后,又是春闱。事情是没有做完的一天的。”
“那也等年后再说吧。年底事情杂冗,实在分身乏术。”
皇帝默了默,终是依了,“那就等年后再说吧。啊,对了,工部前几天奏报,东宫已经修缮完备,你可以搬进去了。这里终究偏远了些。”
再偏远,他也住了三年多。
李羡突然有点疲于应对,移开眼,“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