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第2页)
经过两个疗程低剂量的化疗,静溪完全承受下来并且恢复得很不错。
医生多次找到家属建议让静溪转去康复医院,治疗已经告一段落,再住下去已经没有必要。
家属犹疑不定,不敢再有任何的行差踏错。
就在这时候,静溪染上了流感,发起高烧。
其实在全城大范围流感开始的时候,宁和医院就采取了封闭措施,对于静溪更是小心再加小心,病房里每日消毒不说,就连曹护工都被禁止踏出病区。
推静溪出去做检查也要家属再三确认签字,生怕一趟检查回来就会染病。
没想到严防死守之下,还是赶在这波流感的尾声感染上了。
宁和医院总共有三盒进口特效药,给静溪就用去了两盒,怕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功亏一篑。
静溪的这次流感前后持续了将近10天,出院的事就被搁置下来。
自从上次心衰加脑梗后,何勇凌原本就孱弱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有时候去卫生间如个厕都能摔倒,更别提出门了。
基本就是靠手机与外界联系,遥控弟弟妹妹去看静溪,遥控奈云帮着从网上给买东西。
陈星的腿肿早已痊愈,全部重担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一次夜里,何勇凌摔下床,爬不起来。用力敲拐杖喊人,陈星在另一间卧室完全睡死,没能听见。
何勇凌好不容易摸索到手机,给陈星打电话,这才把人叫醒。
只是,陈星也搬不动他。只能把被子给他铺到地上,让何勇凌在地上睡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陈星打电话求助民警,才将何勇凌从地下给抬到床上去。只是来的两位民警也正害流感,民警走后,两位可怜的老人也被传染上了。
好在家里囤有感冒药,中药西药的都早有准备。
待这场流感过后,医院又重提静溪去康复医院的事。
占着床位,每天输液很少,基本都是在服用口服药,后面排队等床位的病患还有许多。
静溪提出想要回家,从8月份起到现在一直在医院,她有些想家了。她跟母亲说回了家就能把自己卡里的钱转出来,该还账还账,也不至于让父母如此捉襟见肘。
但是陈星听从汤媛的建议没同意让静溪回家,也没选择去康复中心,而是签了字转院去到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继续住院。
知道这个消息后,静溪就开始变得沉默。
她给奈云发信息说:“我想回家,但我妈不吐口,她被汤媛说服了。”
奈云也左右不了。
为了让静溪安心地转院,汤媛找到银行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到医院为静溪办理了转账业务。
九百多万的理财金顺利划转到了陈星名下,只是得等到封闭期满后才能全部取出。
静溪再没理由回家,默认了母亲的安排。
就在转院前一周,曹护工在帮静溪如厕的时候,没有扶好她,静溪摔了一下,单侧胯骨青紫一片,她又不能下地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都已经可以走路了,前功尽弃。
新的医院不用奈云再盯着订餐,每日由护工拿着饭卡去楼道的餐车打饭。连这消息也是奈云听陈星在电话里说的,静溪转院那天,没有通知何勇凌这边的任何亲戚。
汤媛叫救护车将静溪转运到中西医结合医院,一起去的还有陈星和王桂香。
实际上她们到底将静溪转移到哪里去了,奈云也并不知情,只是听腿脚不便的大舅说,是上阳区的急救抢救中心,奈云从网上查,好像也是一所三甲医院,这才放下心来。
到那边住院以后,静溪回复奈云信息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为零。她的手机被陈星收走了。
奈云听不到也看不到任何有关静溪的病况,只能每天通过何勇凌发来的语音了解到:“你大舅妈说了,今天静溪不错。”或者是“你大舅妈说了,今天静溪情况不太好。”
一天早上,何勇凌突然给奈云打电话说:“本来静溪已经能走路了,在宁和医院摔这一下又下不来床了,对静溪打击特别大。我和你大舅妈商量了,我们要状告宁和医院,你帮着找个律师,全权负责帮我们打这个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