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第2页)
转身看到穿着白大褂的薛定和提着水果篮的娜娜,奈云赶紧上前招呼俩人。
娜娜埋冤奈云道:“要不是薛定听时恒之那厮说,我们都还不知道你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事。瞧瞧你,都累瘦了!”
奈云赶紧说:“我还可以的,能撑得住。知道大家都忙,大老远的跑一趟不容易,就谁都没告诉。不过这次时恒之的确帮了我们家大忙,我很感激他!”
薛定说:“住进来就踏实了,有事儿直接找我也行,别不好意思开口,也别怕麻烦我们!”
奈云真挚地向夫妇俩道谢。
静溪要转到血液科病房,娜娜和薛定也没多做停留,放下东西就走了。
-
病房里专门照顾静溪的护工,姓高,是个东北人,说话办事很是爽利。奈云和她互留了联系方式,添加了微信好友。
奈云还给她发了个红包,拜托她好好照顾静溪。但高姐没有收,说已经收了护理费,不能再额外收家属的钱。
安顿好静溪,四个人一块儿出来,陈星和桂香表姨互相挽着胳膊一道去坐车,奈云就开车先送五舅回家。
路上,五舅问:“住院真的是她们托的关系吗?”
奈云淡淡地答:“不重要了,能住进去就行了。”
五舅看着窗外灯景,意味深长地说:“只怕是有人别有用心啊!”
-
静溪住进去的第一周,主治大夫给安排了核磁和PET-CT的检查,第二周需要再做个骨髓穿刺。
奈云从手机上能看到静溪的检查结果,指标一天比一天差。她看不懂的地方就从百度上查,再不明白就问问时恒之。
静溪的精神状态倒是不错,天天给奈云发信息。
到了宁和医院后,仍然是奈云天天帮着给订餐。宁和医院的菜色比佑康医院丰富得多,一天三顿饭几乎每餐都有三十多种菜色,每天还不带重样,奈云为了方便静溪挑选,从app上把每餐的食谱整理成文字发给静溪,在静溪的要求下后面又备注上了价格。
一段时间后奈云发现,菜单是按周轮换的,一周七天内不重样。等到下一周,奈云就能直接复制之前的,倒也省了不少事。
这天静溪给奈云发信息说,隔壁床的大姐今天治愈出院了,临走前跟静溪说咱们这种血液的毛病就靠吃,以前她特别地挑食,现在养成习惯了什么都吃,嘴壮了以后病也好了。
奈云就对静溪说:“那你也要多吃饭啊,其他有什么想吃的也可以告诉我,我给你买了送过去!”
静溪说:“好。”
奈云再一次想起了静溪八月份脑出血手术那天,他们在医院门口见到长相肖似五舅妈的人,想到五舅妈当初白血病晚期住在解放军总院血液科病房瘦得不像话,奈云很怕静溪会和她一样。
核磁和PET-CT的结果出来,情况差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静溪全身很多不好的黑影,头、颈部、胸、腰椎、胯骨、腿……
几乎散布全身各处。
管床大夫谨慎地说:疑似肿瘤,但也有可能是脓包和水肿积液,是否确诊还要看穿刺的结果。
陈星拿着片子找到康教授,康教授摇摇头说:“不太好。”
其实,片子已经完全印证了当时康教授的论断。
陈星再次要给康教授下跪,恳请大夫救救自己的女儿。旁边小护士赶忙拦住,康教授叹息一声说:“再看看骨穿的结果吧!”
静溪不认,得知检查结果后她完全不能相信,她不能接受自己竟然病得这样重。
奈云特意跑去问时恒之,时恒之对她说:“假设每一个黑点都极小概率是好的,是积液炎症,大概率是不好的。这样浑身下来,所有黑色部分都是良性的可能就几乎为0了,而不好几乎是肯定的。”
奈云听后一哆嗦,知道他说得是对的。
后来听大夫说,静溪骨穿那天疼得快要昏厥,却全程咬着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针管拔除的时候流血不止,后腰上黑紫一片,她的凝血功能实在是太差了。
静溪满怀希望地等待检查结果,穿刺的第二天就询问管床大夫,管床大夫告诉她:“骨穿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