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五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十分财大气粗的一句话。

“再旁边那两口箱子,我还挑了些金银玉饰和珠宝。国库里不少精美的花瓶之类的贵重瓷器,我也挑着让人装了几箱子。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木雕石刻、据说难得的绫罗绸缎……对了,还有一箱子药材,都是能存放、放得越久越有用的,百年人参诸如此类的东西。”

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温催玉心想,他往后的确是不穷了,不用盯着朝廷每月发放俸禄及不及时了,果然师凭生贵……

卫樾终于说到了面前这口箱子。

箱子是打开的,低头便能看见里面的东西。

卫樾把最上面的长盒——从大小来看,也不算是“盒”了,更该说是个长箱子。

“方才那些,要么是药物,要么是俗物,这口箱子里的东西要雅致些,都是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我不知道老师抚不抚琴,但这把琴据说挺有来头,我就给老师拿来了。”卫樾献宝道。

“不过纸和纸上书画难得,国库里也不多,我把能看的基本都拿来了,先前我……烧书的时候,看老师还挺心疼那弄污的书册,所以方才挑东西时,想着老师或许会喜欢。”

卫樾大致翻给温催玉瞧了瞧,然后双目亮晶晶地问:“老师,这些东西你喜欢吗?”

看得温催玉差点大庭广众摸他脑袋。

温催玉莞尔道:“都很喜欢。不过,你这把半个国库搬到太傅府来的架势,庄王没阻止?”

“庄王忙着朝政,没盯着我从国库里挑拣东西。”卫樾道,“再说这点东西要是就占了半个国库,那大燕也算是差不多该亡国了,要不是庄王安排来看着我的侍卫人手太少、搬不动更多,我本是想再挑些的。”

庄王吩咐随卫樾出宫的侍卫们,此刻分散站在太傅府前院墙下。

温催玉随着卫樾的话,不经意扫了一眼,然后目光在其中一人身上停顿了下。

“袁侍卫?”温催玉扬起了点声音,免得离得不近的人听不见。

袁昭闻声对温催玉揖手:“拜见温太傅。温太傅还记得卑职名姓,是卑职之幸。”

温催玉微微颔首回应。

卫樾蹙起眉头:“老师?”

温催玉收回目光,对卫樾解释道:“你忘了,之前我留宿宫中过,夜里意外瞧见有人飞檐走壁行踪可疑,便惊动了宫中侍卫,去你寝殿瞧过。当时照顾我体弱,特意放慢脚程、陪我同时到你寝殿的侍卫,便是这袁昭袁侍卫,没想到今日护送你出宫的侍卫里也有他。”

说起这事儿,卫樾又想起了自己掐温催玉脖颈的事。

他摸了摸鼻子,心虚道:“哦,那次啊……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老师不要记着这个侍卫了。”

温催玉本没有再拿旧事找卫樾麻烦的意思,但瞧见他这模样,不由得也笑起来,低声揶揄:“陛下是希望我不要记着袁侍卫,还是希望我忘了那夜在定风殿院中的事啊?”

卫樾轻咳了声:“都忘了最好——对了,我差点真忘了一件事,老师,你看这个,也是我在国库里看到的。”

卫樾从袖中取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打开来,里面盛着一颗璀璨的珠子。

温催玉不解其意,抬眸用目光询问。

“我看到这颗夜明珠时,想到了老师的眼睛。”卫樾目光灼灼,“我就想啊,这么漂亮的珠子,放在库房里蒙尘未免可惜了,放在老师身边才相得益彰。老师把它随身收着,看到它就想起把它送给老师的我,好不好?”

温催玉接过来,轻笑道:“好,听阿樾的。”

他看着盒子里的夜明珠,突然想到上辈子看见过的一首佛偈,于是又对卫樾打趣说:“《示圆阇梨偈》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托阿樾的福,老师现在也算是有明珠一颗了。”

卫樾看着温催玉噙笑的眼睛,心想,老师本就有一对似明珠般的美目,用不着他越俎代庖。

温催玉收好了夜明珠,叫来没敢靠太近的海伯等人,和卫樾带来的侍卫们一起,把箱子都收拾进府上库房。

这时温催玉才知道,袁昭不仅仅是随驾侍卫之一,还是这些侍卫里领头的。

“这回秋猎,陛下在围场遇刺,叱南军作为宫中随行戍卫,秦统领被庄王殿下责罚,领了五十军棍,还起不来身呢。”袁昭解释道,“随行的其他中尉、校尉也都受了波及,倒是卑职因为留守宫中,没被责罚。”

“今日陛下要出宫,说来惭愧,叱南军中拿得出手的校尉及以上将领,挑来挑去竟只有卑职这个升任不久、今日正好空得开的校尉可以一用,幸得陛下不嫌弃。”

卫樾不想听温催玉和旁人说话,便自己抢先接过话来,冷冷道:“朕嫌弃,是庄王不嫌弃。”

温催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