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全国纱锭无数,但棉花产量却一直跟不上,每个纺织厂的生产都被这一项死死的卡着。

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纺织业大爆发的时代,各纺织厂的采购员为了一点棉花能打出狗脑子来。

每次棉花采购人员出发前都有厂领导亲自设宴送行。

到了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棉花抢购甚至引来了地方的干涉。

本地的棉花禁止外运,过境的棉花一律由本地纺织企业收购,全市公安和交管处处设卡,大搞地方保护主义。

老厂采购科的那些大爷,向来都是抽签决定谁去采购棉花的。

抽到签的人会有领导专门把工作做到家,因为家属的工作是必须做到位的。

出发前还会统一体检。

在过去五年间,因为这个棉花采购在酒桌上因公去世的就有一人,另外失踪一人,而直接病退的有四个之多。

采购员的家属几乎日日煎熬着。

最后就算把棉花抢购到手,还不见得能把棉花成功运回来。

谈妥采购后,厂里的运输队会带着五十多人的厂里青壮工人连夜去押运,保卫科干事配枪跟运。

去押车的工人一律多发两个月工资,身上都带着钢筋或者大扳手!

所以棉花采购这件事既让人闻风色变,又牵动着全厂人的心。

新厂的领导对新厂采购部进行了改革,棉花采购被单独列为一个固定岗位,向老厂全厂职工竞聘。

待遇非常好。

新厂在职工宿舍区新建了一栋干部楼,足有六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六个棉花采购员,一人一套,而且开双倍工资,解决干部待遇。

但半个月过去了,报名的人数基本为零。

干部待遇工资有屁用,有命挣没命花。

张清明悄悄的挪动了下板凳,离老张远了一点。

“我觉得爸您可以试一下棉花采购这件事。”

听到儿子这话,张功高两口子的脸色都变了。

还没等张功高把巴掌扬起来,张清明急忙解释。

“听说新厂棉花采购的年任务量是每人100吨吧?”

“我那个朋友能搞到计划外的棉花,每批起步一百吨。”

“新海1号长绒棉!高品质的一级品,可以全检。”

张功高手指缝里的烟头骤然落地,小胡子都差点被气歪。

“你小子在做梦呢!”

作为老纺织工人,张功高很清楚新海1号是什么。

那是专供出口纺织品使用的好棉花。

还全检!?

卖棉花的都是鼻子朝天的主,不一口唾沫喷死你才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