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规则怪谈九(第2页)
妈妈一定会帮她说好话的。
她一说,妈妈就答应了,不愧是她心目中可靠的成年人。
回到房间,为怪谈补上最后一句话,要不说年轻的大脑就是记性好,换成上辈子,她吃完饭早忘了饭前想做什么了。
整理好稿子,压在法语字典下面,她从抽屉里拿出精美的信纸,比她的稿纸更硬更白,是卢卡斯爵士常用的信纸。
是强塞进来的,她有什么办法?卢卡斯爵士说了,她要是拿廉价稿纸写信,他就自刎归天,摊上这么个好面子的爹,没办法咯。
首先给她亲爱的读者们写信,感谢她们的喜爱,关于她们下文的猜测,有些表示肯定,有些表示离谱。
另外纠正一件事——不要叫她拉赫昂先生或者希耶尔男士,她是使用女性笔名的女士,不是使用女性笔名的男士。
很有趣吧?尽管文学界的知名人士都是男人,但是市场却对女性文字更买账,一些女性或是出于保护隐私,或是希望人们更关注她的作品而非性别的缘故,取了男性笔名。
而一些男性,写不过现在正流行同性,于是取了女性笔名。
可想而知,她的读者们将她当做这种人了。
她不能被当成这种人。
依稀还记得,她读一本作者叫安妮的短篇哥特小说,指着那女性笔名给姐姐夏洛特看,夏洛特指出男性取女性笔名现象时的心碎。
在她心里,这种行为跟体育比不过男人,于是称自己是跨性别者挤进女人赛道中别无二致。
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读者的信不多,她花费四十分钟回复完,再看一看,很通顺,个别单词划掉不影响整体的美观,要是她当初写英语作文也有这种水平就好了。
再摊开一张雪白的信纸,旁边搁着报社的来信。
对方夸她写得好,她就夸《淑女通讯》是个很好的平台,拥有稳定的发行量,这才使得她的文章能一次性被那么多人看到,如果当初答应出版社出版,想必现在都卖不出去一百册。
捧一踩一哄哄她的老板,对她友善的人,她也不吝啬自己的好意。
接下来是安娜,纵然是老板的孩子,可她没有摆架子,措辞既温柔又成熟,教导法语时又很耐心,指出法语短文的错误时态度平和,从没有嘲笑过,让她怀疑对面不是十四岁的小孩,而是知心大姐姐。
不管怎么样,免费教法语,那就是她的好朋友了,回这封信,她的心态很轻松,不那么在乎行文逻辑,说点这个再跳跃到别的地方去,一封信便写完了。
她认识玛姬的时间远比认识安娜要久,写信写得更多,理应提笔就来,这一次,她却搁下了笔,往后一靠,仰着头去想玛姬信里的内容。
为什么写规则怪谈?因为她看过市面上很多小说,卖的最好的就是哥特小说,连报纸上统计的小说题材偏好,都是哥特遥遥领先。
当然,单纯的哥特过了巅峰期,还掺杂了许多瑟瑟元素,使得其饱受评论家的批评。
她知道哥特赚钱,别人也知道,市面上的哥特小说早就过于饱和,她自知文笔有限,阅历也不如人,很难写出新意,只能用规则怪谈打开局面。
规则怪谈起源于两百年后论坛中的《动物园规则怪谈》,现在写,无异于窃取其规则怪谈开山鼻祖的地位。
卑鄙吗?
很卑鄙。
内疚吗?
她自省时无数次发问,答案只有一个,不。
戴安娜很清楚,这是一个父系男权社会,文学界更加尊崇男作者的文章,给其余作者的待遇地位评价都远远不如男作者。
换言之,男作者在挤压抢夺作者的生存空间。
她能战胜他们吗?
很困难,连一家女性做老板的出版社都找不到,即便是《淑女通讯》,那也是男老板创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