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空中飞狮(第3页)
而在岑河地区,那些定了婚的,在临近结婚的前几年,也一样按照真正的女婿一样去准岳父母家拜年送礼。
因此,在过早后,乔大江便开始整理拜年礼品,准备去徐家台给准岳母拜年。
这一次,乔大江没有再带腊菜,而是带上了烟酒茶以及鸡蛋和糕点,都是上档次的东西,带到准岳父母家,保准有面子。
乔二河其实也想选择这一天去苏家拜年,但想想这一天的重要性,人家苏家也有自己的亲戚要走,他这个身份不明的还是另选日子拜年吧,就别在这一天跑去凑热闹了。
更何况,今天他们兄妹也要跟肥老巴一起,去给舅舅们拜年。
在岑河地区,拜年的顺序其实也是有讲法的,俗话说娘亲有舅,爷亲有叔,拜年一般是要按照姑舅姨这些血统铁定的公共顺序去拜,也就是说最先拜的最亲。
不过,每一个家庭的亲疏关系都不同,该如何选择拜年对象,各家心中自然是有谱的。
因为年前已经去辞过年了,所以没有那种久别重逢的惊喜,无非就是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闲话家常。
等吃饱喝足后,一家人便打道回府。
他们回来不久,乔大江也回来了,就跟年前去辞年一样,喝得满面红光的回来,显然是准岳父母把他给招待到位了。
转眼就到了初三,一家人早早起来,在庭院里摆上香碗蜡台,由乔二河这个家长燃烛点香,跪拜天地,然后鸣放鞭炮,表示把年送走。
在这三天年中,不能向外倒水倒渣,不能挑水,不能争吵说不吉利的话,女人们不能做针线活。
直到初三把年送走了,再下河敬了水龙王,就可以把这几天的残水、灰渣等物送出去,也可以开始挑水淘洗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岑河地区年关最重要的就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年,在初三的这一天还把年给送走了,但其实除了这三天以外,还有正月初七,正月初九,正月十五这三个重要的日子。
正月初七为“人日”,此说相沿已久,早在汉朝东方朔就曾在《占书》中讲道“岁后(即除夕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狗,三为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
这在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胜(一种头饰)以相遗,登高赋诗。”
初七人日的晚上,岑河地区都是要鸣放鞭炮的,而且要用盆子网着放,嘭嘭地响,说是放了,人畜兴旺。
正月初九,在岑河地区被称之为上九,这也是年后很重要的一天,毕竟在我国古代九代表着极数,是所有数字中最尊贵的一个数字,而上九是一年中第一个九日,自然非常重要。
如果初一初二初三拜年安排不完的话,后几天不为敬了,干脆就排到“上九”这一天,主人也分外高兴。
乔二河便选择在上九这一天,带上礼品前往苏家拜年。
……
中午。
下班后,苏锦绣就骑着单车朝家里赶去。
如今天气寒冷,走路的时候还没有太大的感觉,可骑着单车的时候,迎面寒风刺骨,吹得人忍不住打冷颤。
幸好,苏锦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头上戴着毛绒绒的帽子,脖子上打着围巾,手上还戴着手套,就只有面部没有什么防护,被冷风吹得有些难受。
在路过某处的时候,苏锦绣下意识的往那看了一眼,这地方是乔家兄弟摆摊卖鸡蛋的地方,只是现在乃春节期间,年前年后她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跟乔二河见面了。
“也不知道这家伙什么时候才来沙市摆摊,他家的鸡蛋存了那么久,那数量恐怕已经非常惊人了吧!”
苏锦绣心里想着乔二河,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工商局家属院。
在距离家属院大概百米远的地方,苏锦绣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乔二河,心中不由得又惊又喜,当即把单车停在了他的面前,笑着打招呼道:“乔哥,新年好啊!”
乔二河朝她拱手作揖道:“锦绣,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恭喜你发财才是真的,我一个单位职工能发什么财啊!”
说到这里,苏锦绣问道:“你在这里等很久了?”
乔二河微笑道:“没有,我知道你要上班,所以是掐着时间来的。”
苏锦绣点头道:“那走吧!”
乔二河道:“我今天来得冒昧,你要不要先回去跟你爸妈知会一声?”
苏锦绣笑道:“没事,跟我来吧,就凭你带来的这两坛糯米甜酒,无论是什么时候来,我爸妈都是欢迎的。”
乔二河闻言笑了笑,也不再废话,便带上礼品跟随苏锦绣一起进入了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