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0100(第1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齐与鞑靼的纷争持续多年,此次大胜来之不易,朝廷想一举切断鞑靼与瓦剌的联盟,干脆给出了互市的好处。

新任的鞑靼王年轻气盛,却也深知这从叔叔手里夺得的王位并不稳固,几番思索后,答应了依附大齐、开通互市的盟约。

只是口头上虽有默契,要将这诸多条例落实到纸上,却少不得双方铢锱必较、拉拉扯扯。为此,除了武将坐镇,大齐派来了户部、鸿胪寺、行人司的官员数名,甚至连将来专管互市的茶马司官员都准备好了。

除了人员,朝廷对于互市也有个大致的规划及底线。互市的时日、官营民营、商品数量皆有定量。茶、盐、铁器、粮食等大宗商品自然交由茶马司统一管理,剩下的皮革、牛羊、布匹等,才轮得到程荀这样的商人。

至于更具体的数额与可以讨论的空间,王伯元只是粗粗透露了一些,并未细讲。毕竟,一切还要看之后与鞑靼使臣交涉的情况。

程荀心领神会,并未继续追问为难王伯元。反倒说起来时差点遇上的意外。

王伯元虽知晓胡人潜伏驿站之事,对她之后又被挟持一事却一无所知。

程荀一不小说漏了嘴,王伯元霎时错愕,急忙追问来龙去脉。

程荀有些无奈,刚要开口,晏决明便接过话茬,大致说了说当日情形,却跳过了岱钦。

程荀心中一顿,不过即刻便想到,此地恐怕不方便多说,也就默契地略过了此人。

果不其然,王伯元听后立即察觉不对,意味深长地看了晏决明一眼,嘴上却大声吵嚷着要去崔夫人面前告状,让她看看晏决明这表哥是怎么当的!

程荀无奈地摇头笑笑,看着二人在旁面不改色地斗嘴,接过晏决明在旁安静开了许久的蟹肉、蟹黄,滋滋有味吃了起来。

几人从天南聊到地北,没过多久,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屋内一静,晏决明问道:“何事?”

门外,一个小厮受宠若惊道:“晏将军,小范将军请您过去一叙。”

晏决明一动未动,闻言只道:“烦请回一声,就说我在这招待客人,走不开,明日再找小范将军赔罪。”

没想到,门外的小厮非但没走,反而小心翼翼道:“小范将军说,听说您在此招待您的孟家亲戚,若是不嫌弃,不如让程、程姑娘一块上去……”

里头鸦雀无声,小厮擦擦头顶的汗,强笑道:“……上去、上去小叙一场,也算是结交个朋友……”

程荀听得瞠目结舌,没料到这不知何方神圣的小范将军出口居然如此放浪,下意识看向晏决明。

却见他面沉如水、神色讥诮,缓缓放下了把玩在手中的白玉杯。

酒杯敲到酸枝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杯底的酒轻轻晃了出来。

他冷冷笑了一下,直接站起身拉开门。

“走吧,带路。”

第96章范春霖

晏决明面无表情地起身离席,推开门,小厮神色惴惴,低着头,悄悄掀起眼皮瞧他的脸色。

“走吧,带路。”

小厮连声诺诺,战战兢兢走在前。

二人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程荀转过头,问:“这小范将军,是谁?”

王伯元收回视线,夹了筷拌羊肚放进碗里,随口道:“这大西北,除了大名鼎鼎的范家老三范春霖,也没谁能称得上一声‘小范将军’了。”

他神色平常,语气里却有些藏不住的厌烦。

程荀心头的不快消散了,忍不住笑道:“能被你这样阴阳怪气的人可不多,想来这人定是讨人厌得很。”

此话一出,像是终于戳中王伯元的心声,他将筷子重重一放,眉毛一扬,便滔滔不绝说起来。

“……靠着祖辈荫庇的二世祖我见得多了,却从未见过范春霖这般……扶不上墙的!”

说到一半,许是觉得不够文雅,他将话硬生生咽下,端起茶盏猛灌一口,才继续说道。

范家世代将门,范脩膝下有三子。范春霖是家中嫡子,上头还有两个庶兄。两位兄长早他几年入了行伍,无论能力如何,跟在范脩身边多年,也算有了些军功,在军中颇有些声名。

可范家三子中,能被称作“小范将军”的,仅范春霖一人。

范春霖是范脩老来子,自小便在家中备受偏宠。据说,范春霖儿时才思敏捷,有骥子龙文之才。

一家子武夫里,难得出个能读书的,范脩自是喜不自胜,四岁便为他拜师汉中的石青先生,十岁时就向朝廷讨了官封。虽只是虚衔,可在连刀枪都未正经舞过几次的年纪,就能吃到朝廷的俸禄,范脩的偏爱看重可见一斑。

只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范春霖十四岁时,石青先生仙逝,他从汉中回到西北,此后沉寂数年。再次“声名鹊起”,是他二十岁那年的两件荒唐事。

一是在新婚之夜抛下妻子与满堂宾客,偷摸着离家出走。范家人在城中找了个遍,直到第三天清晨,范春霖才不知从哪儿鬼混回来,一头醉倒在了范家门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