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年初高层会议后,大家各忙各的,有四五个月没碰面了吧。”赵显坤扫了一眼全场,“今天一看,一个个精神焕发呀,我心里踏实了。集团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庞然大物了,大家独挡一方,想见上一面不容易。有时候想想,当初我们这些人,白天开工,晚上喝酒,苦是苦了点,可是真的很开心。我们都很团结,一心一意,想把振华做大做强。”

汪洋扬声说:“董事长,我最想念的也是那段日子,可惜您太忙了,已经很久没有跟兄弟们一起喝酒了。”

赵显坤笑着说:“找个时间,咱们痛快地喝上一晚。”

汪洋说:“择日不如撞日,董事长,要不就今天吧。”

“今天不行,今天晚上我还有事。”赵显坤笑着摆摆手,“汪洋你先别起哄,咱们先开会,喝酒的事情晚点再说。”

汪洋爽快地回了一句:“行。”

“明宇,你先说吧。”赵显坤朝汪明宇抬抬手。

汪明宇扫一眼众人,说:“你们递上来的报告我都看了,意见很统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们心这么齐,真是太难得了。平时你们要是心这么齐,我管理起来也容易了。好了,我也不多说了。今天召开水泥听证会,就是让你们来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自家人,都不要藏着掖着。”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肯做这个出头鸟。

汪明宇嘲讽地说:“不都一肚子的话,给你们机会怎么又不说了。”

“那我先来说几句吧,当是抛砖引玉。”汪洋轻咳一声,“那个,我的水平,大家都知道,书读得少,是个大老粗,要是说得不到位,大家多多包涵。关于咱们集团这个水泥,确实质量不太行。这个不行,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呢,没有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反正好的坏的都卖给集团的兄弟公司,质量就不上心了。第二呢,咱们这个业务量太大了,水泥厂产量跟不上,只能应付我们。”

汪明宇看着水泥厂经理说:“范经理,听到了吧,你有什么解释?”

水泥厂经理赔着笑脸地说:“董事长,汪总,各位公司领导,汪洋老总刚才说的第二点,我赞同前面部分,就是业务量大,水泥产量跟不上。

毕竟水泥厂投产到现在大概有十年了,各项设备都开始老化了。但他说水泥厂应付兄弟单位,那我不赞同。我可以用人格保证,所有出厂的水泥都是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不存在什么好坏的情况。至于你们所说的质量问题,十年来,咱们集团也没有因为水泥出过事故。”

黄礼林嚷嚷着:“我们桃源村项目不就是因为水泥出了事故,我现在已经上了众建的黑名单,被踢出分包商行列,这么大的损失,你们水泥厂就没有个交代吗?”

汪明宇说:“老黄,你那堵墙真是因为水泥质量出了问题倒的吗?”

黄礼林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不是。”

汪明宇看着赵显坤,似乎在说你看看。

“关于集团水泥问题,我这里有一份新的调研。”夏明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仪,很快屏幕上出现一张比较图,“大家看看这张图。集团水泥厂的水泥黏合度远低于常规数值,要达到规范标准需要的水泥比例就要相应提高,比如:一个项目,需要是300吨水泥,如使用本集团水泥,就要增加50吨水泥,而水泥厂给我们的价格高于市场价8%,也就是说,一个项目下来,光水泥材料成本提升26%。”

屏幕跟着出现(300×8%+50×108%)300=26%。

现场一片安静。每个人安静的理由不同,像汪洋,根本没听明白,怕说话露了短。汪明宇是懂的,就因为懂,所以只能安静了。

良久,响起一个孤单的掌声。

大家循声看过去,只见赵显坤不紧不慢地鼓着掌。

“我最近一直在想,现在振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指着夏明,“就像这样的。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能把问题提到点子上。集团发展到这么大,不可能没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把问题藏着掖着才可怕。”

汪明宇有些心虚,眼神闪烁。

赵显坤继续说:“不过光会提问题还不够,还得能解决问题。夏明,你来说说,现在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董事长还记得我上回问您的问题吗?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您的答案里。”

赵显坤笑了笑,说:“你上回问我,是不是对所有的子公司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亲近远疏之分,今天我在这里再强调一次,我对所有子公司都是一视同仁。以后,天科、天成、天和、天正、天同,和总承包公司一样,拥有物资采购权,每年上交集团的利润率也一样。”

五家天字号的老总们齐声欢呼:“谢谢董事长。”

汪明宇脸色难看,又恼火又不安。恼火是因为赵显坤都没有和他商量就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安也是因为赵显坤没和他商量,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说明对他有意见了。

“我还是那句话,大家是一家人,有意见要及时沟通。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沟通不顺畅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赵显坤说,“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吧,大家继续努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