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这就是上古神庭崩塌的缩影(第2页)
“那请问陛下,”苏璃骤然抬首,直视虚空中的帝王,“何为国本?是几座粮仓,还是亿兆生灵?若民心尽失,纵有万里江山,也不过是一座大坟!”
殿内寂静如死。
良久,皇帝缓缓起身,走向祖宗牌位,取下供奉的“天子剑”,亲手解下剑穗,掷于苏璃脚前。
“此剑名为‘承命’,意为承受天命,护佑苍生。”他说,“今日,朕借你三月之期。准你持节南下,代天巡狩,凡阻者,皆可斩!”
苏璃俯身拾剑,郑重叩首:“臣,必不负此托。”
***
七日后,苏璃率三十精锐星火学子,携诏书与天子剑,奔赴极南。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村庄荒芜,田地抛荒,唯见官道旁新建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竟是地方官员为迎圣驾修建的“观耕台”。而路边饿殍横陈,野狗争食,无人收殓。
进入主城当日,知府设宴接风,席间歌舞升平,美酒佳肴陈列满桌。苏璃端坐不动,忽问:“敢问大人,今岁收成几何?”
知府笑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廪皆满,百姓感恩戴德。”
苏璃点头,转向随行学生:“取昨日所拍账册影拓来。”
学生呈上拓片,正是该府上报户部的《秋粮入库明细》:实收三百二十万石。苏璃又命人取出民间调查记录:实际征收四百一十万石,超出定额九十万石。
“多出来的粮食,去了哪里?”她冷冷问道。
知府笑容僵住。
苏璃继续道:“据逃奴口供,贵府在城西设‘隐仓’十三处,专储超额征收之粮。其中六十万石转卖皇商,获利白银百万两;另三十万石作为‘孝敬’,分送京中七部要员。”
全场哗然。
知府怒极反笑:“你有何证据?不过几句刁民胡言!”
苏璃抬手,一名学生捧出一只陶罐,打开封泥,倒出一把霉变粟米,腥臭扑鼻。
“此乃从隐仓地窖取出,上有贵府特制印鉴。”她顿了顿,“更有役夫指认,您亲笔签署‘若有人言灾,格杀勿论’八字密令。”
知府面色惨白,欲拔佩刀,却被天子剑气所慑,动弹不得。
苏璃站起身,朗声道:“奉旨查案,现将汝等革职拿问,押赴长安候审!若有反抗,当场斩首!”
刀兵环列,知府终颓然跪倒。
***
消息传开,其余三十五村官吏纷纷崩溃,或自首,或逃亡。苏璃下令开仓放粮,同时设立临时公堂,七日内受理百姓诉状三千余件,件件登记造册,编号存档。
最令人震动者,是一对母女前来告状。母亲抱着女儿残缺的右臂痛哭:原只为欠粮三斗,差役便按律“断一手抵债”。而所谓“律法”,竟是地方私自拟定的《惩懒十二条》,从未上报朝廷。
苏璃当场焚毁该“法”,并宣告:“自今日起,凡民间私立法条、滥施刑罚者,视为叛国!”
她更命学子将此案编成话本,在各村巡回宣讲,教百姓识字读律,学会用笔写下自己的冤屈。
短短一月,极南之地风气剧变。百姓不再跪拜官老爷,而是主动聚集在村口,围着守心屋的铜牌讨论:“这事,对不对?”
***
长安城内,秦砚收到战报,久久不语。他站在院中,望着天空那颗由果实化成的新星,忽觉心头一震。
那一晚,他梦见了轮回井。
井水不再浑浊,反而清澈如镜,映出万千面孔??有陈怀礼,有苏璃,有周砚,有敦煌壁画中踏光而下的模糊身影,还有无数陌生男女老幼,皆手持铜牌,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