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传言成真(第3页)
林悦沉思片刻:“可以,但我们得先确定拍摄内容。下周的线上分享会需要展示课程的核心模块,所以我们可以先拍一节关于‘青少年焦虑识别与干预’的示范课。”
周晓琳立刻点头:“我可以联系学校那边,安排场地和学生。”
“好。”林悦翻开笔记本,开始记录,“王璐,你负责协调拍摄团队和设备;晓琳,你负责课程内容设计和学生安排;我来联系几位专家,让他们在视频中做点评。”
三人分工明确,效率很高。不一会儿,工作安排就基本确定下来。
“对了,林老师。”王璐忽然想起什么,“华南师大那边的研究生说,他们希望能在视频中加入‘心理教师成长日记’的模块,记录心理教师在教学中的心路历程。”
林悦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很好。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挑战和困惑,把这些真实经历分享出来,不仅能增强课程的代入感,也能让更多的心理教师产生共鸣。”
她立刻在群里发消息:
【林悦】:大家注意,下周的视频拍摄将加入“心理教师成长日记”模块,请各位心理教师提前准备一段关于自己教学经历的分享,重点突出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成长感悟。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热闹起来。
**张浩**:收到,我会调整剪辑方案,确保这个模块自然融入视频。
**陈雪**:林老师,我们还可以在视频中加入一些心理教师的真实访谈片段,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林悦回复:“很好,可以尝试。”
她看着群里的互动,心中一阵欣慰。团队的执行力和协作能力,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
【林老师,您好,我是《教育周刊》的记者陈晓,关于封面人物专访的时间,我们主编希望提前到下个月初,不知您是否方便?】
林悦微微一怔,随即回复:“可以,具体时间由您安排。”
对方很快回复:“谢谢林老师!我们这边安排在下个月五号上午十点,地点由您定。”
林悦沉思片刻,回了个“好”。
她知道,这次采访将是一次重要的宣传机会。如果处理得当,不仅可以提升项目的影响力,还能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她将采访安排发到工作群里:
【林悦】:各位,下个月五号上午十点,我需要接受《教育周刊》的封面人物专访,主题是关于我们的项目。请大家提前准备资料,特别是课程设计的亮点、实际案例、教师成长故事等内容。
王璐立刻回复:“明白,我这边整理一下课程设计的成果报告。”
周晓琳也回复:“我准备几个典型案例的摘要,方便采访中引用。”
林悦点头,心中安定下来。
采访结束后,陈晓再次联系她,表示希望在报道中加入一段关于“心理教师成长”的专题内容,并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几位心理教师的成长故事。
林悦答应下来,并安排周晓琳负责收集教师的成长经历。
“林老师,”周晓琳一边整理资料一边问,“我们是不是真的能改变些什么?”
林悦望着窗外,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温暖而坚定。
“是的。”她轻声说道,“我们已经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