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颁奖五(第1页)
都说礼轻人意重。
这话也就是没钱送礼之人的自我安慰,实则礼物贵不贵重决定了在大人物心目中的印象。
反正韩唯从来没听说拿不值钱东西送给领导会得到赏识的。
想得到赏识,黄金绝对是无往不利。。。
三月的风还带着冬末的凉意,晨光透过琴房玻璃,在钢琴黑白键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小子珊早早到了,手指轻轻抚过琴盖上贴着的那张泛黄便签??上面是李冉用蓝墨水写的一句话:“音乐不是逃避现实的洞穴,而是直面深渊的镜子。”她记得那天她说自己想靠弹琴躲进一个没人能伤害她的世界,李冉就撕下一页谱纸,写下这行字,贴在了这里。
她没再说话,只是照做了。
如今这张纸边角已经卷起,字迹也被无数次开合琴盖的手摩挲得微微模糊,可它还在。像某种无声的见证。
门外传来脚步声,节奏沉稳,不疾不徐。李冉推门进来时,手里抱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外壳有些掉漆,却是她从沈佳明那儿借来的原版设备,专门用来回放《折翼》电影配乐的原始母带。
“今天不练琴?”小子珊抬头问。
“先听一段东西。”李冉把录音机放在琴凳上,按下播放键。
电流滋啦一声轻响,接着是一段极低沉的钢琴前奏缓缓流出??不是《夜行者》,也不是《海鸥》,而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曲子。旋律缓慢如呼吸,左手和弦像是踩在泥泞中前行的脚步,右手则断续地飘出几个高音,像风里摇曳的残烛。
“这是……?”
“《未命名No。3》。”李冉说,“我昨晚写的。”
小子珊怔住。她知道李冉极少给作品命名,更少主动提起创作过程。而这首曲子一响起,她竟觉得胸口发闷,仿佛有什么被强行压住的东西正试图冲破肋骨。
“你听出了什么?”李冉问。
“孤独。”她几乎是脱口而出,“但不是一个人待着的那种孤,是明明身边有人,却还是觉得自己站在世界的反面……像是被所有人理解,却又谁都不懂。”
李冉点点头,眼神微动:“你说对了一半。它是写给‘等待’的。等一句话,等一个回头,等一场永远不会来的道歉。我在想,如果十六岁的妮娜长大后还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会不会觉得当年的眼泪太廉价?会不会后悔曾经那么用力地爱、那么拼命地证明自己值得被看见?”
小子珊低头看着琴键:“可如果没有那些眼泪,她就不会走到今天。”
“所以这首曲子最后升调了。”李冉指向录音中段,原本压抑的旋律忽然裂开一道缝隙,大提琴悄然加入,音色厚重却不沉重,像是黑暗中伸出的一只手。“我不是要否定过去,我只是想知道,当一个人终于走出阴影,她还能不能记得最初的痛,并且依然愿意为它流泪。”
屋里安静了几秒。
然后小子珊起身,走到钢琴前坐下,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复现那段旋律。她的指法还不熟练,错音频频,但她坚持弹完了整首。最后一个音落下时,她的指尖微微颤抖。
“你怎么会想到这个调式?”她问。
“你在试镜那天跪在雨里的样子,我一直记得。”李冉轻声说,“那时候我就在想,有些人天生不属于舞台,但他们偏偏要用最脆弱的身体,撑起最坚硬的情感。你让我看到了‘真实’长什么样。”
小子珊鼻子一酸,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乐谱。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沈佳明助理发来的消息:【导演想请你参与《折翼》电影原声专辑的演唱工作,有一首插曲需要少女声线独唱,暂定名为《纸风筝》。】
她猛地抬头看向李冉:“我要唱歌?!”
“你不是一直说想让所有人听见你的声音?”李冉嘴角微扬,“现在机会来了,怕了吗?”
“不怕!”她挺直背脊,“可我从来没正式学过声乐啊!”
“那就从今天开始。”李冉打开录音机重新播放刚才那首《未命名No。3》,“我会教你发声、咬字、气息控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何用声音讲故事。记住,听众不会在乎你唱得多高多准,他们在乎的是,你有没有说出他们心里说不出的话。”
训练比想象中残酷得多。
第一天练呼吸,李冉让她平躺在地板上,胸口放一本乐理书,要求每次吸气让书本缓缓抬起,呼气时则保持稳定下降,持续五分钟不停顿。小子珊练到头晕眼花,差点呕吐。
第二天练共鸣,李冉让她含着温水哼鸣,不准吞咽,不准吐出,直到声音从鼻腔传到颅顶形成震感。她呛了好几次,脸颊涨红,眼泪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