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我最大三(第1页)
“完不成,你掏钱帮我补贴啊!?”
张友反问了一句。
这话差点没将韩慧噎死,她直接转身道“我也是贱的很,没事多什么嘴,活了一把年纪,简直活到狗身上了,张友,你以后千万别有事求到我身上”
。。。
飞机落地北京时已是深夜,机场外寒风刺骨。李冉拖着行李箱走出通道,看见沈佳明站在接机口,手里举着一块写有“星火归途”的手绘牌子,旁边还站着陈砚舟和张友。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排练厅已经清空,等你们回来的第一场合奏。”陈砚舟走上前,接过她的背包,“《雪莲》要进录音棚了,时间不等人。”
张友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那力道熟悉得让人心颤,像小时候她练琴到崩溃大哭时,他总这样默默递来一杯温水。
回程车上,五个孩子早已睡熟。阿依古丽头靠在姜小虎肩上,嘴里还含糊念着一句维吾尔语民谣;小宇的手始终没松开口琴;林晚晴怀里抱着那本被翻得卷边的乐理笔记,眉头微蹙,仿佛梦里也在推敲和弦转换。
李冉望着窗外飞逝的街灯,忽然轻声问:“我妈……最近怎么样?”
沈佳明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她每天都会去国家大剧院,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不靠近,也不走。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她说……她在听你留下的回声。”
李冉闭上眼,没有回应。但指尖悄悄蜷紧了衣角。
第二天清晨六点,排练厅准时亮灯。
《雪莲》正式进入录音阶段。制作人是国际知名的古典跨界大师马库斯?韦伯,德国人,以严苛著称。他曾评价李冉:“技术无可挑剔,但灵魂太冷。”如今再见面,他盯着监控屏幕里孩子们调试乐器的画面,沉默良久,才低声对助手说:“这次不一样了。”
第一遍试录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三点。
问题出在《破晓》段落的过渡??钢琴与热瓦普之间的转调出现了微妙的错位。林晚晴反复调整指法,额头沁出汗珠,呼吸逐渐急促。当第三次失误后,她猛地抽回手,整个人往后缩去,声音发抖:“我不行……我听错了……都是我的错……”
李冉立刻放下琴,走到她身边蹲下:“晚晴,看着我。”
女孩抬起湿漉漉的眼睛。
“你知道外婆为什么教你用盲文记谱吗?”李冉轻声问,“因为她知道,你的耳朵比谁都干净。你现在听到的不是‘错’,是另一种可能。我们不是在追求完美,是在寻找真实的声音。”
林晚晴怔住。
李冉牵起她的手,放在钢琴键上:“再来一次。这一次,按你心里的感觉弹。”
音乐重新响起。
这一次,林晚晴没有拘泥于原谱,在转调处加入了一串即兴的下行音阶,如同晨露滑落草叶。阿依古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随即在热瓦普上以泛音呼应。两股旋律缠绕上升,竟比原先设计更加自然流畅。
马库斯在控制室猛然站起身,脱口而出:“God。。。thisismagic。”
录制结束时,整个团队相拥而泣。
当晚,李冉独自留下整理分轨文件。灯光渐暗,她忽然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
母亲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个保温盒。
“我熬了些红枣粥。”她声音很轻,“你小时候发烧最爱喝的。”
李冉抬头,两人目光交汇。一秒,两秒,三秒。
她终究点了点头:“放桌上吧。”
女人小心翼翼把盒子放下,却没有离开。她望着墙上挂着的五张孩子照片,低声说:“他们……真像当年的你。”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