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章 居然就成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叶开不动声色:“听说周老最近对尚德有些疑虑?”

陈砚眼神微变:“您认识我师父?”

“即将见面。”叶开递出名片。

陈砚接过一看,愣住了:“您就是叶开?!师父这两天一直在念叨您写的那份立项报告……说里面有股‘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熟悉感’。”

叶开心头一热。

原来,有些东西,连时间都无法掩盖。

抵达七溪已是深夜。叶开入住老城区一家百年客栈,木质楼梯吱呀作响,走廊挂着老式灯笼。刚进房间,手机又响了??是集团法务部。

“叶总,刚刚收到通知,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了我们在沪上的三个仓库,查封了一批正在打包的‘复刻版惠山泥人’。”

“理由?”

“涉嫌侵犯著作权及非遗传承人肖像权。有三位老艺人联名举报,称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形象进行商业化生产。”

叶开冷笑一声。

果然来了。

这些老艺人,表面上守旧保守,实则早已被某些资本势力收编。那些所谓的“传承危机”,不过是利益博弈的遮羞布罢了。

“发布声明。”他冷静下令,“即日起,所有复刻产品暂停发货。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与传承人代表共同见证‘非遗数字授权平台’上线仪式??从今往后,任何数字化再创作,必须经本人签字授权,并按销售额分成不低于15%。”

电话那头迟疑:“这么做,成本太高了……”

“那就让天下人都知道。”叶开声音坚定,“尚德不做掠夺者,只做桥梁。宁可慢一点,也不能踩着匠人的脊梁往上爬。”

第二天一早,叶开提着《匠录?竹谱》来到周家工作室。

老人坐在藤椅上,手中竹刀未停,正雕一只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刀刃上,寒光微闪。

“你带来了什么?”周秉荣头也不抬。

叶开双手奉上古籍。

老人放下刀,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看。越看,手越抖。待看到第十七页时,他忽然停下,指尖轻轻抚过那一行字,久久不语。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

“这是我祖父的笔迹。”

叶开心中巨浪翻腾。

他没想到,竟真能吻合。

“这本书……你怎么找到的?”

“我在一座废弃图书馆的地窖里发现的。”叶开撒了个半真半假的谎,“当时它被塞在一口陶罐里,外面裹着蜡封。”

周秉荣长长叹了口气:“当年战火纷飞,我祖父怕手艺失传,偷偷抄录了半部《匠录》,藏于祖宅墙洞。后来房子塌了,以为再也找不到了……”

他盯着叶开:“你为什么要帮我找回这个?”

“因为我相信。”叶开直视着他,“真正的传承,不该靠秘密维系,而应靠光明传递。您手中的每一刀,都不该只是家族的记忆,而应成为民族的印记。”

老人沉默许久,终于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枚铜印,盖在一张红纸上??那是周氏竹刻的正宗印鉴。

“拿去吧。”他说,“用在我的作品解说词上。但我有个条件:每一件展品,必须标明‘由周秉荣监制’,且收益的20%用于资助贫困学徒。”

“成交。”叶开郑重接过。

走出工作室时,陈砚已在门口等候。

“师父让我告诉你一句话。”青年望着他,“‘如果你能让更多人学会这门手艺,而不是仅仅记住它,那你就是恩人。’”

叶开点头,眼眶微热。

回到京城当晚,数字授权平台正式上线。首批入驻的二十一位传承人全部签署了电子协议,其中包括精微绣大师沈婉秋、锡剧名角赵慕云、宜兴紫砂世家传人蒋建国等重量级人物。平台同步推出首款NFT数字藏品??《百蝶图?精微绣动态还原》,限量999份,发售十分钟即告售罄,最高竞价达8。6万元。

资本市场再次震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