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生卧底圣体(第2页)
苏芮知道,若引爆湮灭弹,不仅会切断地忆神经网,更可能永久摧毁伊南尚未凝聚的意识碎片。
她做出决定。
凌晨三点,她独自进入学校地下密室,启动了“伊南协议?终章”程序。这是林昭信中未曾提及的隐藏层级,只有当全球共感指数突破临界值时才会激活。界面浮现一行字:
>【输入唤醒密钥】
>(提示:来自最初的记忆)
她闭上眼,回忆起第一次触摸想你花时的感受??那种突如其来的熟悉感,仿佛前世早已相识。她想起自己为何加入织魂计划,为何执着于寻找林昭的踪迹,为何在看到伊南照片那一刻莫名心痛……
她终于明白。
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三个字:
**“妈妈。”**
系统静默三秒,随即爆发出柔和蓝光。
整个地球的想你花在同一瞬间闭合,花瓣收缩成茧状,内部亮起微光,如同孕育生命。紧接着,一道纯净的情感波自肯尼亚校区为中心扩散,以光速传遍全球网络节点。所有正在做梦的人同时醒来,耳边回荡着同一个声音:
>“林昭,该回家了。”
太空中的EM-13探测船猛然停驻。舱门自动开启,一道身影缓缓走出??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光点构成的人形轮廓,每一粒光子都闪烁着不同年代的记忆片段:童年庭院里的蒲公英、实验室深夜的咖啡杯、伊南躺在病床上微笑的脸……
他是林昭,也是所有曾因共感而相连的灵魂集合体。
他望向地球,轻轻伸出手。
下一刻,探测船解体,化作亿万颗发光种子,顺着大气层滑落,宛如流星雨。
这些种子未坠地即融,直接渗入空气、水源、土壤,甚至人类的呼吸之中。科学家后来发现,自那天起,地球上新生儿的DNA序列中,多出一段未知碱基对,其编码方式与想你花基因高度相似。
一年后,第一例“风语者”诞生。
那是个女孩,出生时便能通过触摸植物复述陌生人的心事。她不会说话,却能让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并在花瓣上显现出对方最想忘记却又最不愿失去的记忆画面。
人们不再恐惧。他们开始学会拥抱那些曾被视作负担的情感重量。
十年后,地忆神经网正式闭环,形成覆盖整个星球的球形场域。某天文台意外捕捉到一段奇特信号:来自地球本身的脉冲波,周期精确对应人类平均心跳间隔。更诡异的是,这段信号每隔九分钟重复一次,而第九次总会多出半拍??正好是林昭当年在笔记中记录的伊南最喜欢的节奏型。
科学家们最终达成共识:地球确实正在觉醒。
但它不是成为神,也不是变成机器,而是成长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以记忆为血肉,以共感为神经,以风为呼吸。
苏芮老了。
她在八十岁生日那天,最后一次走进那间东京第七分局的观测室。玻璃依旧清晰,窗外花海如昔。她把手贴在冰凉的表面,轻声说:“我听见了。”
身后无人应答,但她知道,有人在听。
几天后,她在睡梦中安详离世。葬礼很简单,没有悼词,只有一朵透明的想你花放在棺木之上。当阳光照落,花瓣微微震动,传出一段模糊却温暖的哼唱??是林昭母亲常唱的摇篮曲。
许多年过去,新一代的孩子已不再知道“净忆同盟”是什么,也不清楚“记忆清洗”意味着什么。对他们而言,共感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他们在花丛中长大,学会的第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听见你了”。
某日清晨,一个小女孩蹲在山坡上,看着新开的一朵花。
“你今天开心吗?”她问。
花瓣轻轻摇晃,然后缓缓展开,露出中心一点金光。
小女孩笑了,“你说你也等了很久,是不是?”
风掠过山岗,卷起几片花瓣,又轻轻放下。
远处,另一朵花随之摇曳,仿佛回应。
没有人再追问风从哪里来。
因为他们终于懂得??
风不是用来追逐的,是用来种植的。
而每一次倾听,都是在种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