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三妻四妾(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雪下了一夜,无声无息,积了厚厚一层,压得庭院里老梅的虬枝都弯下了腰,枝头点点红梅在素白世界里愈显灼目。

姜青麟悠悠转醒。

身侧空荡,只余枕衾间一缕幽冷的、独属于李清秋的馥郁甜香,丝丝缕缕,缠绕鼻端,无声诉说着昨夜的荒唐并非梦境。

锦被凌乱,榻上残留着几处暧昧的深色湿痕,像无声的烙印,昭示着激烈情事的余韵。

他撑起身,目光扫过空荡的床榻,无奈地低笑摇头:“这个小姨…还真是…提上裙子就不认账了?”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沉稳的叩门声,老管家张伯的声音隔着门扉传来,带着十二年来未曾改变的恭敬与关切:“殿下,您可醒了?宫里来了天使,道是皇上请您即刻入宫觐见。”

姜青麟应了一声,掀被起身。

冰凉的空气接触到温热的皮肤,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他习惯性地自己动手穿衣。

这听涛苑,自小便是他的天地,不喜侍女近身伺候的习惯也一直保留着,即便昨日张伯提过安排,也被他婉拒了。

利落地套上亲王常服的玄色蟒袍,肩上披了御赐的银狐裘。

昨日大典赐下的九章衮服华贵庄重,却非日常穿戴。

系好玉带,蹬上云纹朝靴,他推门而出。

门外,张伯垂手侍立,身后两名侍女捧着铜盆热水、巾帕香胰等洗漱之物。

见他出来,侍女们垂首,脸颊飞起不易察觉的红晕。

姜青麟净了面,冰水驱散了最后一丝慵懒,露出那张俊美无俦的面容,晨光下更显英挺。

张伯关切道:“殿下,用些早膳再入宫吧?灶上一直温着。”

姜青麟随手拿起侍女捧着的油纸伞撑开,轻笑摇头:“不必了张伯,爷爷召得急,想必是有事。莫让他老人家久等。”说罢,便踏着昨夜新积的皑皑白雪,独自一人,撑着伞,身影在素裹银装的王府庭院中迤逦而行,宛如画中谪仙,不沾半分俗尘。

秦王府离皇城本就不远,姜青麟未乘马匹,信步而行。

不多时,巍峨宫门已在眼前。

早有司礼监的小太监揣着手在宫门外翘首以盼,见了他,忙不迭地小跑迎上,躬身引路:“殿下万安,陛下在暖阁候着呢,请随奴婢来。”

穿过熟悉的宫道,雪虽停歇,寒气却更甚。

太监将他引入一处暖意融融的偏殿暖阁。

屋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深冬寒意。

皇帝姜荣干已端坐在紫檀雕花膳桌旁,桌上琳琅满目摆着各色精致早点,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见孙子进来,姜荣干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真切的笑容,带着长辈的随意,笑骂道:“臭小子,磨磨蹭蹭的,还没吃吧?快滚过来坐下,陪爷爷用膳。”他挥挥手,免了姜青麟正欲行的礼数。

姜青麟依言在祖父身侧落座,接过宫女奉上的热粥,问道:“爷爷,这大清早的召孙儿进宫,可是有要紧事?”语气带着亲昵的随意。

姜荣干慢悠悠地夹起一块水晶虾饺,睨了他一眼:“怎么?没事就不能叫你进宫陪我这老头子吃顿饭?当上皇太孙,架子大了?”虽是调侃,眼底却满是慈爱。

他咽下食物,才转入正题:“钦天监那边,把你大婚的吉日算出来了。”

姜青麟执箸的手微微一顿:“哦?定在何时?”

“明年四月十九。”姜荣干喝了口热腾腾的燕窝羹,“还有四个多月光景,够你跑一趟泸州了。等元宵节一过,你就动身,去把你娘接进京来。太孙大婚,生母岂能缺席?”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了些,带着对早逝次子的追忆,“你父王当年在泸州,不是给你定下过一门娃娃亲么?苗疆那位…”

姜青麟点头:“是,石峒主家的依依。”

“嗯,”姜荣干沉吟片刻,帝王的目光扫过孙子略显不自在的脸,“这次去,一并接来吧。既是故人之诺,又与你自小相识,便纳为侧妃,也算全了你父王的心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