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第1页)
第1113章
这一批歼-10CE全班照搬了东大空军的编成方式,编为两个航空大队。
东大空军的航空大队编制飞机数量为24-36架,是副团级的大编制,在航空旅范围内进行合成配置,而航空中队是基本战术单位,通常编制8-12架战斗机。
第一批交付的歼-10CE是48架,因此编成了两个航空大队,六个航空中队,此外,两架空警-500、两架运-9D电子情报作战飞机、两架歼-11BS电子战机编成一个作战支援大队。
加上援朝志愿航空队的36架飞机,实际上,北韩空军已经基本具备了维持战场制空权的实力了。
对歼-10CE来说,在半岛这么小的作战区域里,飞机数量再多意义不大了,因为同时投入作战能展开的就这么几十架。
像北韩空军和南韩空军第一次空战那种密集编队对撞的作战方式,早就被东大空军淘汰掉了。
再多的米格-29、苏-27都无济于事。
北韩已经正式取消了米格-29、苏-27的后续订单,转而向苏联提出无偿援助的要求。
他们想要白票老毛子,把资金用在采购歼-10CE上。
巴里亚政府还没有正式回复,显然他们是不愿意放弃介入半岛战争的机会。要维系社会阵营老大的地位,老毛子大概率是要满足北韩的要求的。
北韩棒子的陆军情节很重,他们看到了红旗-9防空系统的厉害,竟然提出采购100套的计划。
他们空军飞行员的整体素质很差,否则改装歼-10CE的训练早就该完成了,这是他们本身的环境所限制的。
对北韩空军飞行员来说,歼-10CE压根就是科幻战机,与他们熟悉的二代机那些仪表一比,就跟他妈的科幻电影里的战机一样。
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李干看到了朴国昌递过来的采购请求,不得不耐心向他解释,“我们向你们出售一定数量的红旗-9防空系统,是为了和歼-10CE、空警-500形成合成化作战能力。”
“歼-10CE、空警-500、红旗-9防空系统,单独任何一样武器装备,都做不到现在的作战能力。”
“红旗-9防空系统当然是世界上最先进射程最远的地空导弹系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却不代表,拥有更多该系统,就拥有叠加效果。”
“我们的部署和配置是经过严谨的科学计算的。”
“在第二次战役中,我们采用的战术中,红旗-9防空系统不仅仅是地空导弹系统,还是空战体系化作战的关键节点。”
顿了顿,李干拿出一张白纸,用铅笔在上面一边画一边说,“这是歼-10CE战机,这是空警-500,在后方,这里是红旗-9防空系统,部署在距离前沿50公里的位置。”
“红旗-9防空系统的雷达是重要的补充探测力量,能够弥补空警-500对远距离上的中低空目标的盲目以及地形限制造成的盲区。”
“歼-10CE发射导弹后,如果无法使用机载雷达引导以及无法通过空警-500进行引导攻击,那么红旗-9防空系统的雷达就能接力引导导弹继续攻击目标。”
“这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高度协作的关系,单独拿哪一件出来,都不具备这样的作战能力。”
朴国昌听明白了,缓缓点头。
李干沉声说,“你们面临的是一场持久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我建议你们直接购买我们提供的作战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