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9页)
谢明霁没好气:“铺子要价如此低廉,沈大人就不怕有蹊跷?”
沈幼宜理所当然回禀太子道:“总得看了才知晓。臣还以为,至多就是死过人,其余买家觉得晦气罢了。”
谢明霁:“……”
沈长瑾嫌疑洗清,他再没有什么要问的:“殿下以为如何?”
沈幼宜抬眸,也去望元朔帝。
太子殿下声音无波:“这间铺子,依旧由你接手。”
沈幼宜与他目光相接,了然:“是,殿下。”
出了天和茶庄,在外忧心许久的怀月赶忙迎上前:“郎君,出了何事,武德司的人可有为难郎君?”
沈幼宜却有更在意的问题:“你午膳可用过了?”
“我……”
沈幼宜摇头:“早便交代过你,不管什么时候,都别饿着自己。”
钱袋子一直放在怀月身上,她也叮嘱她先在附近寻些吃食。
“走吧,我记得附近有家馄饨铺子不错。”
怀月爱吃鸡汤馄饨,她亦喜欢。
“母亲说得是。”大小姐沈姝盈盈一笑,温柔地接过了话。
四姑娘沈姗按捺住神色,在嬷嬷的眼神劝告下,依旧移开了目光不言语。
她是宁远伯与秦氏的幼女,得双亲宠爱,素来骄纵。
平白无故被人占去三小姐的名号,还兴许是个父亲在外的风流债。
瑶华院极宽敞华丽,这些日子她看送进去的陈设摆件,远胜于她的院落。当初她磨缠了母亲许久,母亲都没松口把瑶华院给她,只让她住进同大姐院落规制相仿的灵心院。如今这样好的一方所在,父亲竟直接做主给了旁人,还再三叮嘱母亲精心布置,如何能叫她服气?
宁远伯含笑,内宅事务夫人安排得从来妥当,有大家风范。
他温言对沈幼宜道:“好生看看自己的院子,你母亲费了不少心思。”
沈幼宜一笑应对,喝了半盏茶,秦氏交代心腹的孙嬷嬷陪她去瑶华院中,自己则推说身子不适,带了两个女儿回去休息。
卷宗已送到帝王案头,元朔帝批复。沈幼宜随在东宫同僚身后行礼,刻意隐了一半身形。甚至在昭王踏入殿中、群臣退去两旁时,她又往后多退了半步。
等到太子与昭王殿下分了主宾落座,沈幼宜与其他官员方才入席。
席上的座次安排大有讲究,负责此项的官员反复拟了三次,方得詹事大人首肯。
昭王府此番来赴宴的几位官员,与东宫的人坐得并不泾渭分明。
须知他们都是大晋官员,皆为未来天子的臣属。
沈幼宜安静坐于自己的位上,赴宴的宾客不多,一举一动更要留心。武安侯谢谦位置靠前,她眼下对他知之甚少。
得了太子殿下命令,东宫的总管击了击掌,示意开宴。
丝竹雅乐声中,一道道珍馐美馔流水般送至席间。今日这场宴席,端的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太子与昭王殿下叙兄弟之情、朝中近事,时不时有臣子恰到好处地相和几句。
以沈幼宜的阶品自然没有插话的资格,席上备足了佳肴美酒,可惜大多数人的心思都不在饮食上。
沈幼宜低眸装作专心用饭的模样,免得引人注目。
同僚盛情难却,她浅浅抿了口酒。今日淮王不曾赴东宫的席宴,他是皇后娘娘幼子,在诸位兄弟中一向只敬同胞的太子几分。尤其他与昭王向来关系不睦,若是在席上遇见,指不定又要生出什么风波。不给淮王下帖大约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免得节外生枝。
踏着乐声,侍女新捧上两道菜色,毕恭毕敬呈于二位殿下面前。
陆恒笑着对五弟道:“这道樱桃毕罗是你素日里最爱。虽说父皇遣了御厨随你到军中,但到底外间饮食不比宫内。”
樱桃内馅色泽鲜红,尤其在那半透明的薄皮映衬下,更是引得人食指大动。
元朔帝淡淡一笑:“有劳皇兄记挂。”
这样的手艺只有宫廷师傅才有,沈幼宜虽说对宴饮兴致不浓,但每每对这道菜色都能多动几筷。
她吃了一块樱桃毕罗,这类点心分咸甜口,她倒是记得昭王分明更钟爱咸口的蟹黄馅。
陆恒饮了一盏酒,道:“如今朝中变化不少。你才回京不久,可有不适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