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谢璨自小生长于夏县,生平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岷州城了,如忠勇侯府这等大宅子,他还是生平第一次来。

他记着先时秋蘅说的话,一路跟着谢烁,哪怕心如擂鼓,面上依旧一派气定神贤的模样。

几人自前院入内,七拐八绕走过好些回廊门洞之后,方来到了正厅。

正厅之内,忠勇侯与侯夫人坐于首位,左面坐着长房一行人,右面便坐着二房一行人。

谢烁入内先行施礼:“烁儿拜见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随后他略一侧了身子,道:“这便是谢璨。”

谢璨上前与之见礼。

明芳县主见得谢璨谈吐有度,相貌堂堂,起身上前执起了他的手,道:“我儿受苦了,这么些年在外流浪,都是母亲的错。”

言罢,还不忘拭了拭眼角的泪水。

“母亲莫要为此伤神,孩儿在外虽有受苦,但好在此时一家团聚,得享天伦,已是上天眷顾。”

“我儿说得是,说得是。”

谢老夫人见着,心下也是欢喜的,“好孙儿莫要站着了,一路舟车劳顿,赶紧坐下歇歇。”

“多谢祖母。”谢璨与谢老夫人见过礼,这才与明芳县主一道坐到左首处。

二房冯氏见着长房一家其乐融融的模样,心下有些不爽利,便开口道:“二侄儿这些年虽流落在外,但我瞧着这模样,倒也不似吃过苦,可是有善心之人照料?”

第11章嘴皮子见长你看大哥不也从头至尾一句……

冯氏明知故问。

长房要将谢璨迎回,此等大事二房怎会不着人去打听呢?

自然,这一打听,就能打听到秋蘅的事。

谢璨才刚回府,连盏茶都未曾饮过,二房便已然发难,倒当真如秋蘅所言一般。

谢璨看向一旁谢烁,道:“兄长,这位是?”

谢烁装模作样道:“哟,瞧我这记性,竟也不曾提前与二弟言说家中情况,是为兄的错。这位是二婶婶,她是史部尚书冯大人的孙女。”

听得谢烁如此说,谢璨方起身与之见礼,恭敬道:“璨,多谢二婶婶挂念。”

“因我身上怀有谢姓物件,我养父捡到我之时觉着与我有缘,这才救下我

一条性命。”

“后来,我养父病故,夏县的谢氏一族欲将我赶出去,强占了养父留给我的院子。”

“多得一位购买此宅的娘子眷顾,收留了我,还供我读书考学,如今才有了举人的身份。”

一直居于正位未有开口的谢侯爷听得此语,道:“你,如今就是举人了?”

谢璨再次起身与谢侯行礼,恭敬道:“回祖父的话,璨,十四得中秀才,十六中举,若无长兄寻来,此时当还是在府中读书,以备春试。”

谢烁亦起身,对着谢侯爷行礼。“祖父,您是没瞧见,孙儿去寻他,他来开门之际,手中还不忘拿着书卷。”

谢侯点罢头,随后摸上了自己颌下的长须,道:“煜儿中举之时,也要十八。”

听得谢侯如此,长房夫妇自觉面上有光,侯府长子谢远不免得意。

“父亲说的是,我自幼不通文道,只喜武艺,我家烁儿也如我一旁,右武轻文。不想,我这二子终于是有几分像父亲,喜爱文道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