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姜明出山(第2页)
他摇了摇头,道了句:
“亲家先行一步罢。”
说着,又慢悠悠添了一句:
“老大还在山上。这等事,总得先知会一声,听他怎个章程。”
这一来,李云逸眼神不由一凝。
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他竟还沉得住气?
但再看那张脸,沉静过头了,竟像山。不是静,而是稳。
话到了嘴边,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这终归是姜家的事,他一个外人,不好多嘴。
况且……他这亲家,也不是个寻常庄稼汉。
真要撒开脚力跑起来,自个儿那匹马兴许还真撵不上他这副老骨头。
念及此处,李云逸也不再耽搁,双手一拱,话干脆利落:
“如此,云逸便不搅扰了。亲家,告辞。”
说罢,披风一拂,转身便走。步子急,带起堂中一股风。
人甫出院门,便听几声短促吩咐,接着便是鞭响、马嘶、车轮辘辘碾石之声,卷起一路尘烟。
屋里又静了下来。
柳秀莲仍坐在椅上,像是魂落在了别处,一时还没寻回来。
眼泪悄没声地滚落,一颗颗砸在衣襟上,打湿了,却不响。
只是那双肩头,时不时地轻轻颤上一下,像风里挂着的旧布帘,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拂了一拂。
姜义走过去,伸手在她肩头搭了一下。
没出声。
那手掌粗糙沉实,搁了一息,便又悄悄收了回去。
他转身进了里屋。
不多时,提了个半旧的行囊出来,放在桌上。
行囊里,是几件浆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一包干面饼,还有一只药囊,用旧布头仔细裹着。
他不紧不慢地收拾起屋里屋外,扫了地上的碎瓷,揩了湿漉的水渍。
仿佛不是在为什么大事做准备,只是把一日三餐之外的杂活,又周到地做了一遍。
待收拾停当,他搬了张小马扎,搁在院门口,坐下了。
腰杆挺得笔直,目光落在后山那条蜿蜒的小径上,像钉在那里了一般,再没动。
他就那么坐着,看着。
从日头偏西,一直看到星子颗颗亮起,铺满夜空。
山里的夜,凉得快,风一钻过山坳,便带了些草木的湿寒,丝丝缕缕,往人骨缝里渗。
院里没点灯,只有堂屋桌上一盏油灯,光如豆,晕子浅浅,也就照亮脚下一方地。
那灯芯“毕剥”一跳,像是也有些撑不住这沉沉夜色。
柳秀莲不知何时回了屋。
里头黑着,没半点声息,像是哭累了,也或许,是眼泪早就流干了。
姜义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