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6章 过河进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506章过河进村

这河对面还有坚挺着没倒的树,折柳摘桃把绳头绑上从镇上带来的犁刀,再把犁刀朝对面一抛,犁刀带着绳索缠在了树干上绕了两圈,稳稳地卡在了树干上。

随后摘桃紧抓着这边绳头,将整条绳索拉直,折柳率先开路,踩着绳子就飞快地往对岸走,走得又快又稳,顺利到对岸。

冯婞和沈奉亦是踩绳而过。

等帝后过了河,摘桃才把绳头交给禁卫军,她随后过去。

他们四人可以滴水不沾,可禁卫军和义民们就没这么轻松了。

他们没这功夫在绳索上面行走,就只能抓着绳索淌着过河。

禁卫军们过河时,还得把船拉到对岸去,一会儿救出村民,村民们应该没有多余的力气自己淌河了,只能装在船里,由禁卫军和义民们护送过河。

冯婞三人组和沈奉带着先过河的一些禁卫军先行进村,其余的陆陆续续过河再跟上。

越往里走他们就发现其实这山前村受到裕临江水崩的影响应该比较小,进村后看见倒塌的房屋基本都不是被水冲垮的,而是被背后山体滑下来给压垮的。

毕竟村前有一条比较深的河谷,即便江里的洪水冲到这里来,也会被河谷给分流走。

而河边那些义民们,眼看着帝后走远进村了,便对过河的禁卫军们说道:“官爷们,让我们先过吧,我们也想快些进村去出一份力哩。”

这些义民都是一起来救助村民的,他们也是普通的百姓,一会儿要是禁卫军们全过河了,他们反倒没能力过来,要是不小心再被湍急的河水给冲走,那才得不偿失。

因而禁卫军们本着以百姓为先的原则,拉好绳索,让义民们先行过河。

等义民一个个顺利通过以后,他们没在岸边停留,立刻追着帝后的方向去。

禁卫军们只当他们是着急去救人,后来禁卫军再过河时,怎料才过两个人,其中有一个才过一半,人还淌在河水里,对岸负责拉绳索的禁卫军就看见绷紧的绳子有断裂的痕迹。

绳索是由一根一根的细绳拧成的粗绳,可那细绳莫名断了好几根,便承受不住拉力,仅剩的几根细绳也随之一根根绷断。

禁卫军见状大惊失色:“快点,绳子要断了!”

河里的禁卫军闻言,奋力朝对岸扑腾。

最后一根细绳拉断时,还有一人没能到对岸,直接就被河水给冲走了。

好在他们准备的绳索充足,这条断了又换另一条,除了拉人过河以外,还要拉船过河,这来来去去的在河边耽搁了不少时间。

义民们加快脚步,追着帝后他们进了村,循着人声找去了村子中央的一个坝子。

冯婞他们到时,看见这村里的村民都集中在一个坝子上,他们身上穿得破破烂烂,满身满脸都是泥污,十分焦急。

村民们看见他们来,不由欣喜若狂:“太好了,我们终于得救了!”

冯婞看了一眼在场的人,没想到有二三十人。

冯婞问:“整个村子就你们了吗?”

村民着急道:“我们村里有上百人,可跑出来的就我们几个。还有许多人都被困在房子土堆里了!只是我们人手能力不够,救出来的就在场这些了。你们快帮我们去救救其他人吧!”

跟随帝后的禁卫军并不多,也就只有一二十人,大部分都被阻在河边了。

好在后面追来的义民人数有不少,齐心协力应该足以迅速搜救整个村子。

义民就提议道:“要不一个官爷带我们两个老百姓,咱们分成一个个的小队,开始挨家挨户地找人吧!”

这提议一出,在场无不赞同。

只是帝后没发话,禁卫军不能擅自行动。

冯婞想了想,却对义民们道:“你们老百姓分成三人一组,挨家挨户去寻人。要是寻到有活人的气息,立刻叫我们。”

义民有些犹豫:“这。。。。。。要是有官爷在,我们心里踏实呀!”

冯婞道:“这村子不大,只要你们有情况就大声喊,我们能够听得见。”

义民和村民们只得接受这一安排。

“那好吧!事不宜迟,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