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严庆 皇帝还能这么玩(第2页)
“这便是你的武器?”梁莎军翻看一份传单,眼中难掩震撼。
“不止是武器。”贾环道,“这是种子。只要有一人读了它,质疑开始,谎言便无法再完整地延续下去。”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鼓声??五更鼓响,早朝将启。
梁莎军沉声道:“太后已在太极殿设坛,准备举行登基大典预演,七王将首次穿上龙袍接受百官跪拜。国会虽有人反对,但严庆等人已被软禁于议政堂外别院,不得入殿。”
贾环冷笑:“她想用仪式感固化既成事实?可惜,真正的合法性不在金銮殿上,而在人心之中。”
他转身唤来潜伏在城中的心腹信使三人,每人携带五百份传单,分赴东市、西坊、南学三大人流聚集地秘密散发。又命李砚南联络起草院中尚存良知的学士,约定午时三刻在国子监门前公开宣讲《民约论》,并将三文作为附件张贴。
“我们要让整个神都,在一日之内,陷入思想的地震。”贾环冷冷道。
晨曦初露,慈恩寺外已有香客往来。
一名老僧拾起飘落阶前的传单,展读片刻,脸色骤变,颤抖着将其塞进袖中。不久,街头巷尾悄然流传起“林姑娘被害”“七王非真龙”等话语,起初窃窃私语,继而愈演愈烈。
太极殿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太后端坐凤座,身穿十二章纹翟衣,头戴九龙钿钗,威仪赫赫。七王立于阶下,面色苍白,眼神涣散,显然未经充分准备便被推上风口浪尖。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多数低头缄默,唯有几位亲信大臣频频称颂“母慈子孝,天命所归”。
礼部尚书赵朴高声宣读《皇权永续诏》草案,其中赫然写着:“太后摄政,直至新君弱冠,期间军国大事悉由慈宁宫裁定。”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喧哗。
一名禁军飞奔而入,跪地急报:“启禀太后,民间突现大量逆书,污蔑圣躬,煽动舆情!东华门外已有数百人聚众围观,高呼‘还我真相’!”
满殿皆惊。
太后眉头紧锁:“何人所为?”
“尚未查明,但……”那禁军迟疑道,“有人说是荣国府庶子贾环所撰,已在城中广为流传。”
“贾环?”七王忽然抬头,声音微弱却清晰,“那个抄书的弟弟?”
太后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本宫早听说此人不安本分,勾结起草院,妄议朝政。来人!封锁全城,缉拿贾环,格杀勿论!”
旨意刚下,又一急报传来。
“国子监爆发骚乱!数十名起草院学士当众诵读《林氏冤案考》,声称要‘以笔代剑,清君侧’!更有百姓响应,冲击刑部门前枷锁台,释放囚犯!”
紧接着,第三报至。
“玄鳞司发现地下印刷窝点三处,查获未及运出的传单一万两千余份!现场留有署名??‘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太极殿内一片死寂。
连最忠心的大臣也开始面面相觑。他们并非不知情,只是不愿面对。可如今,证据如潮水般涌来,连寻常百姓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谁还能装聋作哑?
太后猛地站起,怒喝:“荒谬!区区几页纸,岂能动摇国本?”
就在这时,殿角走出一人??竟是久不出仕的元老级议员、民议会元老会主席沈鹤年。
他白发苍苍,拄杖而行,声音却如洪钟震耳:“太后所言差矣!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未能止住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汉武帝罢黜百家,终究挡不住王莽篡位。真正动摇国本的,从来不是文字,而是欺瞒与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