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0190(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卖水婆子一脸不意外道:“我就说你要租了,只是没想到你会下手这么快。”

炊饼老板问得奇怪:“你家里人呢,就让你一个小女子出来讨生活?”

荣珍统一回复:“好铺子难得,下手不快抢不到,家里加上兄长和我,有两张嘴等着吃饭呢。”

炊饼老板不再讲话,忙着给客人们找钱拿炊饼。

卖水婆子得知荣珍准备开杂货铺,指点她去哪里找清扫的人来把铺子打扫一遍,不然里面油油腻腻的还带味,怕是会污掉放进去售卖的货物。

荣珍经她介绍雇佣来三个人收拾铺子,在他们忙活的时候,自己转道去牙行找经济雇佣厨娘和洗衣洒扫的婆子。

她的要求不高,人选是很好找的,价钱上也比较实惠。

这里毕竟是镇子,不是县城、府城,消费水平还是很低的,五千两只要不挥霍,可以花用上很久很久。

即便是这样,荣珍也不想充当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货比三家、仔细考察之后才确定最终人选。

厨娘选的是一位会做家常菜的大嫂,姓白,人爱干净,家住荣珍所在那片住宅区更外围的地方,因为不想和弟媳整天在家斗鸡眼似的让丈夫兄弟难做,所以出来找个生计忙活,工钱要的不高。

荣珍答应她包三餐,只是不能带回家,不能和主家一块吃,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岗了。

由于是雇佣人,不是买人,双方是互选的。

荣珍看中她,她也愿意,这桩契约才能在牙行的见证下立成。

除了白大嫂,荣珍还看中一位头花半白但手脚麻利的许姓老妇人来当洒扫婆子。

只是她从镇外的乡下来,在镇上无居所,需要住到雇主家中去,或者另外赁屋居住。

至于人家为啥如此大年纪还出来做工讨生活,她自己没说,荣珍也不问。

许婆子话很少,看起来是个沉默寡言不会乱讲是非的人,如果不是没有住处这一点,荣珍肯定就选她了。

许婆子大概看出她的犹豫,张了张嘴,为自己争取道:“姑娘,您若是愿意雇佣我,只需先借我一点赁房钱,之后从月钱里扣除。”

她是想要这份活计的,不愿再回去挨骂受气,还被一村子的人嫌弃。

借钱赁房的事被写进雇佣契约里,令许婆子对荣珍感激不尽。

人选定下,契约也立了,荣珍付过给牙行经济的茶水费,领着二人往回走,路上分别给她们讲清楚各自的职责。

白大嫂负责一日三餐、收拾厨房,许婆子负责洒扫庭院、浆洗衣物,两人都能在主家吃饭,只是不能过夜。

完后,荣珍总结道:“我希望你们尽职尽责,嘴巴严一点,不与外人非议主家,也不在外乱道人是非,如果做得好,逢年过节会有额外福利。”

两人喏喏应声,“您放心,咱们别的不说,保管嘴严。”

两人跟着荣珍一路回到街尾的铺面,三人组已将其打扫得干干净净,行动不是一般的迅速。

荣珍非常满意,除开约定好的工钱,还给每人额外奖励十个铜板,好让身后那两人瞧瞧,做得好,她是真奖励呀。

白大嫂和许婆子见了果然眼睛发亮。

荣珍关上铺门,继续带着她们在街头采买一些米面果蔬、卤味熟食,而后打道回府。

“回来了?”景书比她走前更显精神,来到前院等她,似乎是有事要说。

荣珍大致介绍过新招的两位帮佣,让她们见过家里的这位大少爷。

“宋小姐”“宋少爷”是两人对荣珍和景书的尊称。

荣珍在回来的路上还看到一家木器铺,向木工师傅订下一面门牌,上书宋宅二字,等做好拿回来挂上。

这些小事,她都没瞒着景书室友,吃饭时就在饭桌上和他絮叨着一一说了。

饭是白大嫂小试牛刀做的,主要是炒来两盘时蔬,煮上一锅冬瓜蛋花汤,再把荣珍买回来的熟食热上一热,鲜果切切端上来,搭配着还毛温的炊饼就是一餐。

景书虽在解毒,却于吃食上没什么忌讳。

荣珍吃什么,他便也吃什么。

吃完,白大嫂送上两份解腻的绿豆水,老实地退下去灶房和许婆子一起用饭。

她们吃得和荣珍二人没多大差别,只是没有他们的丰盛而已,而且大多是做菜剩下的边角料,单这就叫她们开心不已,觉得没来错。

喝了茶,簌了口,荣珍看向始终不开口的景书,想看看对方到底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