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4页)
他黑得如墨的眼珠缓缓扫过每个人或惊愕或恍然的脸,继续道:“有人告诉我,贾子诚是菩萨心肠,把一半家产都拿去做慈善了。宁州,就是他资助过的地方。”
“他的资助不仅仅是简单地捐钱,捐物资,而且还捐学校,并且对点帮助有能力上大学的孩子,提供资金供他们上大学、读研,甚至还送他们出国留学。”
手指在纸上滑动,在“计希”二字上轻轻点了两下,“那个人明确地告诉我,计希,就是受贾子诚的帮助才能有今天。”
指尖再次滑动,落到贾子诚的姓名之上:“他和蔡一繁的关系还不甚明朗,但他和靠近后山这几户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要么是他资助过的,要么是他儿子认识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着……如果贾子诚是那个组织的一员,那么他有条件发展计希、李非凡等人,并将这些人的住处设立为组织窝点。”
谢奇致声音很坚定,“我建议,从他入手。查清楚他这些年资助的人都去哪了,还有计希、李非凡、李岩和他及他儿子的关系如何。”
说到这,谢奇致神色一顿,忽然想起贾家还有一个孩子,于是道:“还有贾安,贾子诚的女儿。这个人没怎么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出现,今后要多加注意。”
金辉思索片刻,道:“你的分析有道理。我们需要先核实贾子诚是否是个‘慈善家’。”
“嗯。”谢奇致补充道,“那个人还说,贾远山和贾子诚一样心善,做过很多慈善,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全名阳光基金会……对了!那个人说,贾远山还去山区支教过!”
众人心头一跳,晋河省内算得上山区的就几处,其中一处便是宁州。不过,贾远山可能去外省支教。但是如果贾远山去的就是宁州……这也太巧合了。巧合得像是他故意去的。
他爸向山区捐赠,他亲自到山区支教。如果他们两个做这些事都是为字面意义,那么,是很值得敬佩的行为。但如果不是,这父子俩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并不单纯,甚至是借着慈善的名义做坏事。
谢奇致:“我找那人问问他去的哪个山区。我现在就去!有事电话我。”
说完他便径直离开了,风风火火的,一扫和金辉三人刚认识时候的淡定。
有关贾家的事基本都是宋缘告诉他的。宋缘是宋山鸣的亲戚。谢奇致找了个僻静处给宋山鸣打电话,拨通后立刻询问:“老宋,给我宋缘女士的电话!”
宋山鸣:“你要电话干什么?”
谢奇致正想回答,忽然感觉他的声音似乎从两处传来,一处在话筒,一处在……他猛然回头,宋山鸣举着手机站在不远处。
见人看到自己,宋山鸣掐掉电话,快步靠近:“你要问什么?”
谢奇致立刻答:“贾远山的事。”
宋山鸣点了下头,手指在键盘上按了几下后将手机放至耳边,没过一会儿,电话通了:“姑,上次你见过的一个警官有问题问你,有时间答吗?”
对面应该是答应了,因为宋山鸣下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机递给谢奇致。
“宋女士你好。我姓谢。”
“我记得你!有什么问题呀?”
“您记得上回和我聊过的贾远山吗?我有个表妹,叫妙妙,她打算毕业后去支教,但选不好地方,问我的意见。”
谢奇致随口编了个询问理由,他不能直白地告诉宋缘他问支教相关问题是怀疑贾远山支教行为不单纯,他担心宋缘多想。他现在只想确定贾远山去的山区是哪个地方,他在山区具体做了什么未来会调查。
“我哪知道支教不支教的……刚好想起您和我说过贾远山有到山区支教的经验。”
“贾远山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吗?我就想问问他去的哪儿。跟着这样的优秀人才选,准没错。”
宋缘笑了几声,声音清脆:“你这可就问对人了!他啊,去的宁州青平镇,支教的照片就挂在他那个基金会展示栏上呢。支教结束后,他还时不时过去看望教过的孩子,每次都有合影,展示栏里都有。”
谢奇致心头一紧,却语带赞意:“真是,我和贾先生年纪就差一两岁吧?算个同龄人。怎么他那么优秀,我却……”
宋缘:“哎呀,你这话说得……”
谢奇致客套了几句,道完谢后挂断电话放声大笑。笑完后又颓然地抓了抓头发,靠着墙壁,叹气。
在他的猜想中,贾子诚帮助宁州贫困学子学习目的不单纯,甚至可能是在培养组织成员。
如果贾远山也去过宁州,那他的支教行为可能也并非是单纯地做善事,而是……而是拖无辜孩子下深渊。
验证了贾远山去过宁州相当于他的猜想有了证据基础,但也昭示着,那个组织可能将魔爪伸到宁州。后面这一点是谢奇致不想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