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5页)
梁梁一开始不想去,心中还想着赶紧回宫去,皇爷爷今日给他布置了好多功课,学堂里还有没写完的文章。
现在皇爷爷布置的课业越发的多了。
但奈何康康一直缠着他,还说“你都光读书了,都没见过菜是怎么种下去的,也没见过怎么长出来的,读那么书有什么用”,梁梁被劝服,跟着他过去暖房了。
在季氏两小兄弟去种菜的时候,季氏两个大兄弟随着下值的宋灵昀也到了府中。
宋灵昀与季如珣三人下了马,有说有笑的朝府里去。
梁梁的马车就停在门外,季汝麟看到了,便说:“咦,阿梁也在你们府里啊?”
“应该是来接康康下学的。”
季汝麟恍然:“你不说我都忘了,我皇嫂为了促进两个孩子之间感情,才让阿梁天天过来接康康下学。”
季汝麟还有说有笑的,继续道:“差不多也能明白皇嫂的意思,就是害怕两个孩子自打小时候就不亲厚,长大了以后就难再亲近了……”
说着说着,季汝麟没有再说下去,他想到了他们兄弟几人。
最后世间,也就只有皇兄他们三人了,只是,皇兄偏爱猜忌,自己这个闲安王的名头,也是害怕皇兄想太多,无非是一种间接的自保手段。
偏偏皇兄就爱吃这套。
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忌惮的了,但是对于如珣兄长,还是心有忌惮,兄长手里的兵权……
为了边关的平安,皇兄也不能随意的就把王兄的兵权收了,朝中是也有不少的能人将才,但是北地那样荒凉恶劣的地方,一般人过去,没个三五年,还真的适应不下来。
三五年的时间,虎视眈眈的突厥可是不会给你适应的时间的,等你适应了,北地早都不知道归属人家突厥多少年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的枯骨才奠就如今繁华安稳的北安城的。
皇兄明白其中利害,但仍放不下心中的芥蒂。
如今京都里流传的那些传言,怕是也是皇兄搞出来的,他和季如珣都是心中有数,但又无可奈何。
皇兄不是没朝宫里填充新人,可是,也不知多少年过去,可是就是无一人有所出。
最后他也就放弃了,把那些女子都放归故里,偌大的皇宫里,只有皇后一人。
人人都说,是不是皇帝当年夺嫡的时候,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导致自己无后…不,唯一的所出,是个傻子。
只有季汝麟和皇后知道,他这是累的。
刚登基的那几年,为了稳固朝政地位,为了解决南方的洪涝北方的旱灾,那折子几乎像是雪花一样朝皇城里飞过来,皇帝几乎是彻夜彻夜的看典籍批奏折。
好不容易几年熬过来了,皇后也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他依旧那样勤政,明明比自己大不了五六岁,整个人却像是和自己差了整整一辈一样,早早的变老了。
他害怕自己苦苦经营下来的江山,就这样被糟蹋了,害怕百姓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他最害怕,北安王,哪一天造反兵变了。
宋灵昀和季如珣都注意到季汝麟没有再说下去,脸色也变了,都默默地叹了口气。
京中的局势,他们怎么感知不到。
季汝麟适时岔开话题,嘿嘿笑着说:“哎不说这个了,他们小孩子的事情,咱们都这么老的人了,就不说他们了。对了,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这么熟的,我咋不知道?”
季汝麟指着默契一笑的季如珣宋灵昀两人,惊诧的问着。
宋灵昀和季如珣相看一眼,只见宋灵昀道:“如珣的军师,也是我的老师。”
季汝麟愕然道:“所以你们在北安城的时候,早就认识了?”
季如珣失笑道:“可以这样说,我第一年去那边的时候,刚过去,什么事都不知如何,是老师帮我一点点做起来的。”
说到这里,宋灵昀忙问:“老师近年身体如何,宋某未能常常回去看他,只能依靠书信往来知晓一些老师的近况了,但老师又是那样报喜不报忧的人,总是说无事无妨,教我安心当差报效朝廷。”
提到老师的身体,季如珣的眉头微不可见的蹴了下,话到口边,想到老师交代的,话锋一转柔声道:“老师身体尚可,最近喜京都的酸甜口,近日吃食上,用量胃口也变得大了许多。”
开头一句尚可,后面避而不谈,只说老爷子爱吃什么口味,吃的比以前多了,让听者自觉老爷子身体挺好,毕竟吃的比以前多,那可不是好嘛。
季如珣说罢,看了一下宋灵昀的反应,他自是相信了他的这一番说辞,心中不免伤神不已。
老爷子最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从进了秋日的时候,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愈发的不好了。
他来的时候,老爷子心情大好,觉得皇上这是放下了心中芥蒂,可算是把他召入京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