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第2页)
杜玲站在几步外的地方等着,从缝隙里能看到一些名贵药材被包进纸包里。她等着前头取过药包离开柜台,才将方子递给药童。
药童接过方子来,对着方子上的药材、剂量回身抓药。
没多久,几个药包被放在了台上,随着药包一起来的还要药童平淡的声音:
“二两三钱,不接受赊账。”
饶是自认为见过些世面、风浪的杜玲也不免被震住了。
“多少?”
药童投来狐疑的视线,重复了一遍。
“一两三钱。”
“诊金八十文,剩下是药材钱。”
庆镇那老郎中连看诊带药材,一次最多也不过百来文。
这慈济堂居然就翻了好几番。
齐大夫还想着在贵人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见杜玲对花费有疑虑,马上解释起来。
“我这慈济堂在整个山临县都是能叫的上号的,决计没有乱开价。你娘那身体虚不受补的,用到的药材都精细着呢,这个价格,你去别家可买不来七日的方子。”
杜大娘本来坐在桌边歇息,闻言立马反应过来这钱对她们家来说估计不是小数目,忙劝道:
“娘早说了过两天就好了,咱可不许花这钱。”
杜玲心下有些犹豫,打听医馆消息的时候,她就听人说了这慈济堂的名声,确实不错。只是这方子的贵价着实超出她的预料。
算上意外得的那笔钱,自己手头上也不过六两银子,这一下就要花出去一两多。
但母亲的身体确实该好好补补…
这姑娘半天不结账,药童也有些着急了。
“怎么说呢?这药还要不要,不要的话把诊费八十和炮制药材的十文手工费结了就行。”
不要了还得付手工费?
杜玲这下也算是涨了见识了。但考虑到去何镇还有半程的路,且何镇的医馆也不见得会比灵抚镇便宜,便回了一句要。
进镇前她就预备好了带杜大娘看病,所以原本贴身藏着的银钱便拿了一些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只是现在数额还差些,得找个地儿再拿点出来。
“你看我这没什么见识的,钱给带少了,劳烦你们帮我留着方子,我去取了银钱再来结账。”
说罢,杜玲取了九十个铜板出来,放在柜台上。
“我若是取了钱来,便把剩下的补上,若是没来,也不算赖账。”
药童这才舒展开眉头。
杜玲的铜板都是十个十个串在一起的,一眼望去,马上就能数清数量。
就在杜玲准备离开慈济堂,找个隐蔽点的地方拿钱时,那“贵人”开口了。
“不必麻烦,姑娘家一个人带母亲出门寻医,孝心、魄力皆分外难得。”
“正德。”
谢正德明白自家公子的意思,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宝,搁在药童面前。
“这位姑娘的诊金、药费,同我家的一起结了。”
药童连忙接过,又拿出剪子和秤盘来,准备找回多给的钱。
谢正德止住他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