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走出房门时,贵客还不见人影,只有一个眼神的老嬷嬷候在外头。想来应当是主家派来递消息的。

宋温好奇地扫了她一眼。徐老夫人向来少会外客,宋温瞧不出这嬷嬷来自何处。但见她打扮行止,身份应当不低。

宋温脑中还未搜刮出相关讯息,再往那嬷嬷脸上看去时,发现她竟皱了眉头打量苏苏。宋温把头一撇,挽着苏苏的手紧了紧,脚下又快了两分。

平日里府中都安安静静地没什么事,今日倒凑了巧,一桩一桩都撞成堆了。宋温领着苏苏,原本想带苏苏去匠人刚修缮过的小亭中去坐一坐,挑了条阴凉的小路。但走到一半就被一群人堵了路。

假山当中有两条路都通往那座小亭,但有一段路较为平坦,路旁的石壁上开了一方小窗,能看见石丛中一小块鲜翠的草地。五六个丫鬟凑在那凸角,边嗑瓜子边随意聊天,放肆得很。

这段路弯弯绕绕,平常府中主子很少到这处来。便是要到亭中观景,都有人提前清扫打理,是以她们才这般放松。

宋温本想拉着苏苏直接过去,但接下来她们聊的话题却让宋温硬生生顿了脚步。

“那个柳姨娘还是陆姨娘,管她叫啥呢,就二爷新收的那个,命真是好。”

“那可不是?二爷就二公子一个儿子,这些年都没听到消息。仔细算算,那姨娘才进门多久,这就揣上了?”

“谁知道她从什么地方出来的,保不齐有受孕的偏门秘方。”

“你们说说。当真有那等吃了就能怀上孩子的丸药?府中就三位公子,这些年也没……”

其中一个大约有二房的门路,她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别说。我还真听过一耳朵。柳姨娘兴许是个‘贤惠’的,经常炖汤送去。连日滋补着,大概有些效用。”

年纪大些的丫鬟拍了拍手,让她们止了笑,随后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不过有一样我是清楚的。嘘寒问暖,下厨炖汤这些事,一日不停地凑过去,效用先不提,一颗心再冷也捂热了。意暖情浓的,可不就……”

宋温哪听过这些,安姑姑挑给她的话本子再出格也没有这样的。她当场就愣住了。

宋温脸蛋红扑扑的,苏苏扯了扯她的袖子,这才回过神来。

听得这一番话,二人都被镇住了,也没了登上小亭去消遣的心思,拐了几道弯走了出来。

回到朝宁院,红鲤绘声绘色地讲述小禾小苗编制小窝时雪泥在一旁守着的情形,笑道:“看来我要快些绣出个小垫子给它,要过了四五天还没送去,雪泥怕是要恼了。”

绿莺被她逗笑,正想说些什么,一个厨娘小心翼翼地在门外徘徊,绿莺余光扫到,便提步走去问话。屋中众人玩乐之声也停了停,苏苏的思绪漂浮不定地也被牵动过去。

绿莺两三句话问完便回来禀话:“是负责采买的厨娘。她说是在外面摊子铺子里看了许久,总有一样食材买不到合适的。”

苏苏心口莫名一松:“那这事就暂且放一放,叫她不必着急。”

翌日清晨,苏苏很早便清醒了。浅淡温薄的日光透过纱幔,映出一片亮晶晶的图案。

拥被坐起,苏苏抬手理了理散乱的乌发,想起那本该今日炖的补汤,叹了口气。

亲自下厨以示关心,是后宅中常用的伎俩。与煎炒相比,炖煮补汤耗时更为长久,在色泽口感上更不容易出错。一盅炖汤放在温水中,等人回来一揭盖子拿去便是。实乃博得恩宠之佳品。

膳房里的丫鬟没少帮二房的姨娘通房做过这类事。做得好了能领不少赏钱,这般好差事,从前是轮不上苏苏的。

昨日听得几个丫鬟的闲言碎语,苏苏骤然生了慌乱。在外人眼里,徐弘简受伤已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在那二房柳姨娘有孕后,她凑巧往他房中送补汤,旁人会不会多思多想?

回来后她劝解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平复心情的苗头,厨娘又来报,说是买不着合适的食材。

当时她是松了口气。睡一觉起来,还是觉得他身子要紧。只是最好再请大夫来一次,等大夫发了话,她再在补汤上花心思,便惹不出什么闲话了。

徐弘简今日也醒得早。作为近身侍奉之人,青木早已习惯。

那药耗损精神,睡觉也成了难事。早醒个一时半刻算不得稀奇。青木又存了心思,要更稳重些,免得南下见了青竹,叫他笑话自己。于是现在打眼一看,很像有一副风轻云淡的品性。

可在外守着,青木越来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主子在净室内待了多久了,怎么还没出来?往日他虽未掐算时辰,但琢磨着,应当没有如此费时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