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页)
杨森有些惊讶。隔天冷静下来以后,他与梁平谈论了监控视频里的新发现,两人都觉得专案组那边或许早就查出了这一点。但为了保险起见,梁平还是答应向何耀伟告知一声。没想到这么快,对方就亲自找上门了。
“只能说有些遗憾吧。我们确实早就发现录像带里的疑点了。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让你白花时间去调查了,不好意思啊。”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实际听到了确认的消息,杨森的内心还是失落不已。
他自以为的新发现,位于监控视频里,6月11日下午四点二十五分的第二十秒。在二十秒之前,视频里的树影一直在微微颤动,但在二十秒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足足停顿了近十秒,树影才再次颤动起来。
粗看之下,或许是以为风停了。但杨森盯着视频看了实在太久,对树影从动到停的细微变化过程了然于胸。这一下停顿未免有些突兀。他把视频画面拉到最大,播放速度调至最低,逐帧播放,这才搞清楚问题出在了哪里。树影停顿的具体时间,是四点二十秒的第十八帧直到二十九秒的第七帧。在二十九秒的第八帧,树影的位置突然产生了明显的偏移。
也就是说,有人对监控系统动了手脚。硬生生地把这近十秒的录像从视频里消除了,只留下了一段静止画面做替代。
起码一开始,杨森是这么认为的。
但此时何耀伟告诉他,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能早发现视频的停顿问题,并不是因为像你那么细心地检查了每一秒的细节,而是因为我们拿到的就是原始视频文件。由监控设备的供应商那边帮忙调取的,拿到手时就分成多个视频文件,每个文件就是一段24小时的监控视频。挨个打开就会发现,每个视频的结尾都会有十秒左右的卡顿,这段时间里,画面会完全静止。”
“为什么会这样?”
“受制于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存储空间,目前市面上的监控系统都没办法永久不间断地录像。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把现有的录像保存成文件,在保存的瞬间监控会中断记录。根据系统和机能的不同,中断的时间有长有短。‘东方豪庭’监控设备的供应商原先是给日本的厂家供应硬件设备的,去年才刚刚面向国内市场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整个软件系统都是外包赶工上线的。直到我们质疑起视频结尾的卡顿,他们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厂商的负责人说,监控中断的问题是系统层面的,暂时无法解决。但他们会尽快改进软件系统,把卡顿的画面从记录视频里切除掉。”
“就没有其他用户向他们提意见?”
“厂商目前主打价格优势,供应的都是小区、商铺这样对监控质量要求不高的客户,而且铺货量不大。每二十四小时才会出现一次的小问题,没人发现也正常。”
“可说不定有人发现了这一漏洞,打算加以利用。”
“你是说,用来躲过摄像头吧。”何耀伟眯起眼睛。
“没错,我测试过了。从应急楼梯间出来,拧开门锁出去,最短用时四秒半。完全卡在系统中断的时间内。”
“我明白你的意思。来模拟一下场景吧,假设在6月11日下午,凶犯利用四点二十分监控失效的几秒,潜入了单元楼。接着他杀害或绑架了受害人,想要逃离三号楼。可下一次监控失效的时间在24小时以后,他是怎么在楼里躲那么久的?梁平在报告有写,11号的晚上,你们就进入单元楼简单搜查了。之后的几天,也一直安排了警力值班看守。”
“可如果他是反过来操作的呢?”
“你是说,提前躲进单元楼,再利用11号下午四点二十分的那次机会逃出来?”
“没错。而且是利用前一天,也就是6月10日下午的监控失效潜入单元楼。不然监控里只拍到他进去了,却一直不见出来,谁都知道他有问题啊。”
“那他要在楼里躲上整整一天,躲哪?”
“躲楼梯间里就行啊。二楼的石康年腿脚不好,三楼以上的基本会考虑电梯上下,一般没人会走楼梯。”
何耀伟笑了笑,“这假设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啊。”
“乍一听或许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吧。”杨森承认道,“不过我有证据。”
“真的?”
“二楼的住户石康年,在案发前一天丢了狗。师父的报告里有提这件事吗?”
“没提。不过后续调查的时候,那位老大爷总要旧事重提,想不知道都难。”
“丢狗这事,看起来和案件没什么关系。可如果和现在的假设联系在一起思考呢?石康年身体不好,有时会偷偷把狗放出家门,让它自己去遛自己。可凶犯未必知道这件事。躲在楼梯间的时候,突然遇上了黑暗里窜出来的狗。狗还围着他大声叫嚷,楼上楼下都能听到。惊惶失措之下,弄死了那条黄狗。这时他没法利用监控漏洞出去,为了不暴露行踪,只得把狗的尸体抛进电梯井藏匿。”
听完杨森的解释,何耀伟沉默良久,这才再度开口,声音变得低沉了很多。
“很有意思的猜想,从逻辑上可以自洽,也没什么漏洞。但到底谈不上是证据。”
杨森微微一热,“唔,是我用词不当。”
“假设你的猜想成立,凶手应该是小区物业的人,或者至少能进出门卫室吧。不然他是没法掌握监控失效的精准时间的。”
“不需要实地去操作。监控系统是可以远程登录的,只要有账号密码,谁都可以查询监控信息。至于登录的账号密码,就贴在门卫室的墙上,只要有心,谁都不难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