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1页)
那是一张报纸的截图照片,内容是都市晚报在2006年发布的一篇报道。徐安宁在手机屏幕上把照片缩放比拉到最大,这才勉强看清截图上的文字。
作为当年正规的新闻媒体,都市晚报对案件的报道很详尽:十五年前,一个小女孩在东方豪庭的家里离奇失踪。她是3号楼401室住户的女儿,警方看遍了出口的监控,也没有找到那个小女孩去了哪里。
记者对案件相关人物都进行走访。失踪孩子的母亲戴某某“面对记者的采访,几度潸然泪下”,自述“案发当日上午,她刚带女儿去影楼拍了人像写真,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一条红裙子,扎一对麻花辫……”
徐安宁的心脏怦怦直跳。报道描写的人物似乎很熟悉,在哪看到过。很快,她想起了家里客厅展览的十来张笔迹稚嫩的画作。每一张画作里都不缺红裙女孩的身影。
不可能吧,肯定是巧合。但与画作有关的记忆逐渐复苏过来。那个叫赵金川的保安说过,没在小区里见过与姜佳宝年龄相近的小女孩;曾经找上门来,举止不太正常的老头子,看到那些画以后脸色大变。他说自己叫什么来着?好像说是姓秦……
徐安宁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房屋中介,又是怎么赶回家的了。路过小区门口时,保安都被她的言行举止吓到了。
打开家门,门缝里落下了一张纸条。徐安宁一愣,俯身拾起,但没看内容。
姜佳宝不在家。
里里外外的房间都找过了,徐安宁这才想起手里那张纸条。她的手指颤抖个不停,揭开纸条时掉了两次。
纸条的内容很简单。
徐阿姨:
感谢您没有举报我们,还好心提供了帮助。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我衷心祝愿您凡事心想事成。
不过,我注意到您的工作相当忙碌,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很短。虽说这是您的家务事,外人不该多管闲事。但我还是建议您抽空和孩子多聊聊。相信我,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有一个道理,我最近才意识到了——就算是家人至亲,敢于相互吐露心声也至关重要。
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或是碍于面子,或是觉得等等再开口也不要紧,以至于始终无法表露真正的心意。
可经历了这么多,我到底弄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再一次见到父母时,我一定要对他们说出真心话,诉说我到底有多么爱他们。
李思汝8月9日
徐安宁看来看去,这张纸条的每个字都是汉字,词序的构成也没有语病。可她却根本不明白这玩意想表达什么。
她只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里。
不过,看到最末尾的署名后,她猛然明白过来。这事与躲在201室的那对祖孙脱不开干系。
她异常气愤地杀往楼下,但在楼梯间里反应过来,放轻了脚步声。面对有凶杀嫌疑的家庭,必须得小心行事。
到了201室门口,徐安宁没敲门。她把耳朵轻轻贴在门上,仔细去听里面的动静。
屋里有人在说话。一共两个人的声音,很低,很模糊。但徐安宁知道自己是不会听错的。
她脸色大变,再也顾不上小心谨慎,猛力敲门。屋里立刻没了声音,但也没人开门。
徐安宁俯身摸索门前的地毯,一个凸出的东西十分硌手。
原来钥匙还藏在这里啊。
她翻出钥匙,开门直冲进去。
屋里只有姜佳宝与文琳丽两个人。两人瞥见徐安宁的神色,都显得十分害怕。
徐安宁也顾不上孩子的情绪了,她感觉自己的精神就快分崩离析了。她大步走向姜佳宝,一把伸手抓住他的肩膀。
“那个红衣小女孩是怎么回事?那些画又是怎么一回事?你到底隐瞒了些什么,你想吓死妈妈吗?我在门外听到你说话了。你能说话了,什么时候开始的?难道你的失语是装出来的?”
姜佳宝如同泥塑木偶般一动不动。不光是言语能力,连行动能力都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