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页)
他不及细想,当即左手反抓何耀伟手腕,两臂用力回夺。同时迅速向前迈出一步,屈膝扫腿,勾住对方的小腿胫骨。迫使两人一同摔倒在地。
倒地后杨森率先反应过来,迅速松开手脚。何耀伟也没做地面搏击动作。两人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各自拍落衣裤上的尘土。
“瞧你,怎么还玩起真的来了。何队就想试试你。”梁平埋怨道。
杨森有些脸红,“在部队里练习惯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不怪他,我先动手的。”何耀伟笑呵呵地,“小伙子挺厉害啊,力气够大,反应也快。”
杨森不知道如何回应,正巧所里有人喊他回去干活。来了新警情,缺少人手。
“去吧,工作要紧。”梁平拍拍杨森的肩膀。
杨森离开后,何耀伟盯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这年轻人有点意思啊。”
“怎么,刑警队又缺人了?”梁平警惕地瞥了老搭档一眼,“他可是我好不容易带出来的,别想随便要走。”
“瞧你,这就急眼了。我又不是为了挖人来的。”何耀伟嘴角的笑意更明显了,“何况现在也不是时候,人还嫩了点。就拿‘3。14’案来说吧,抓个人搞得那么大动静,在闹市区被群众围观,最后还有围观者受伤。这要是进了刑警队,指不定得闹出什么风波呢。”
梁平不服气似的哼了一声,“年轻人就是要有点干劲才像样,畏首畏尾的,只会什么事都干不成。要我说,犯了错误,检讨不能少,该给的夸奖也不能少啊。”
“行啦,就你最护短。”何耀伟说道,“烟抽完了没?我们进所里谈正事吧。”
警情发生在一家叫“羊头狗肉”的砂锅店,离派出所不远。入职一年多,杨森早把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摸得滚瓜烂熟。他从乌纱帽胡同抄了近路,很快抵达了现场。
报警人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名叫石康年。他养的一条黄狗从昨天起就不见踪影了。石康年在外奔波寻找了一天,把平日遛狗的路线都找了个遍,却没有任何收获。
路过这家砂锅店,石康年一看名字是“羊头狗肉”,当即觉得这是个狗肉馆子,有偷狗的嫌疑。他不言不语地进门检查,直接就往后厨闯。
店主把石康年拦了下来,一番沟通后,表情有些哭笑不得。他向老人解释,店名只是为了好记,让人印象深刻取的,并不是真的用狗肉做菜。店里主营的菜色是羊肉砂锅。可石康年不肯认账。他嗅嗅砂锅的味道,非说有一股腥臊味,一定用了不法来源的肉。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很快争吵起来,石康年一怒之下报警了。
知晓了前因后果,杨森居中调解,劝说店家同意老人进后厨看一眼。
“我陪着老人家一起,保证不弄出乱子。这么做也是为了让群众放心,不然他的言论传出去,你们以后生意也不好做。”
“就是嘛,后厨有什么不敢让人看的!”在店里吃饭的也跟着起哄。
无奈之下,店主只得同意。
后厨确实只有羊肉,但卫生条件很差,把杨森都吓到了。灶台长期未清洗,积攒的污垢就像铺了一层毯子。羊肉不是直接放在地上,就是泡在脏水里。时不时的还有蟑螂爬过。
“你们就这么做生意的?”杨森质问道。
“不是,平时不这样。这两天生意太忙,一时没来得及打扫。”店主急得抓耳挠腮,“我是外地来的,为了全家老小的生计,开个店欠了二十多万。警察同志,你行行好,就当作没看到行不?”
他想私下给杨森塞烟,被果断拒绝了。杨森给市场监管局打了电话,对方答应明天来检查处理。
石康年对砂锅店的卫生情况并不上心,他里里外外翻找了一通,橱柜和垃圾袋都检查了,连锅盖都掀开了,还是一根狗毛都没找到。他这才死心。杨森也结束了工作,可以回警局了。
这是今天处理的第八起报案,都是帮人寻狗这种程度的小冲突。虽说是工作职责所在,但每天都重复着鸡毛蒜皮的工作,到底有些疲劳了。杨森的内心深处偶尔瘙痒难耐,他渴望去侦办大案要案,像上次一样亲手抓捕通缉犯,获得广为人知的荣誉表彰。
从砂锅店出来,石康年的神色闷闷不乐,步伐踉踉跄跄的。以他的年纪,在外来回奔波找狗,确实太辛苦了。
杨森搀扶住老人,想打电话通知他的家人来接。石康年却苦笑一声,表示自己是丧偶状态,唯一的女儿也出国定居了。目前一个人独居,没有家属照顾。杨森暗自叹了一口气,主动提出送他回家。
“老人家,住哪个小区啊?”
“东方豪庭。”
这一回答让杨森相当吃惊。
刚入职不久,他就从同僚口中听说了“东方豪庭”的响亮名号。华阳路派出所的管辖区紧挨着市中心,主干道两边的地段都是核心商业区。商业区西侧呈翼状延展开来的区域,则是80年代留存下来的老居民区,分布着很多国企单位的家属楼。人员密集,拆迁成本高昂。而“东方豪庭”是开发商迎难而上,前年刚刚拆建完的新住宅小区。作为广告标语里“市中心稀缺的高端楼盘”,房价高到了让人倒抽一口冷气的地步。
石康年身形佝偻,穿着朴素,很难想象是一个有钱人。起码与杨森想象中的有钱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