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8页)
nbsp;nbsp;nbsp;nbsp;单看这阵仗,锦衣卫今日有大事要禀。
nbsp;nbsp;nbsp;nbsp;孙少衡穿了一身朱色的飞鱼服,长眉入鬓,发髻高悬,腰侧的绣春刀华美而肃穆。
nbsp;nbsp;nbsp;nbsp;他卸下长刀,刀柄重重敲击在一名男子的膝盖上,厉声喝道:“跪下!”
nbsp;nbsp;nbsp;nbsp;那男子似是受不住这般野蛮的力道,膝盖一弯,被迫跪倒在地,肩膀又被孙少衡顺势往下一按,呈掣肘之势。
nbsp;nbsp;nbsp;nbsp;锦衣卫进殿的瞬间傅君就认出了此人,他面色蜡黄,唇角挂着血丝,胸口亦渗出了血,视线往下,是他戴着镣铐的双手,指骨似乎还断了好几根,三三两两地耷拉着,好不凄然。
nbsp;nbsp;nbsp;nbsp;那男子似有所觉般抬起头,触及傅君的目光,微微一愕,眼中闪过哀求之色,饶是痛苦至极,却依旧没有喊出他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傅君感念在心,却又无可奈何,缓缓闭上眼,心下一片惶惶然。
nbsp;nbsp;nbsp;nbsp;孙少衡让两名锦衣卫制住那男子,朝御座上的人弯腰行礼,“禀陛下,此人乃龙骧卫的一个千户,名叫刘友,负责组织箭美人的提炼、制取、与分销。”
nbsp;nbsp;nbsp;nbsp;他顿了顿,看了眼左侧的唐璎,又迅速低下头,“臣按章大人地图所指,带人于城郊淞水河的下游找到了一处禁毒冶炼厂,捕获其负责人刘友,并搜查出箭美人提取器具若干,而后将该厂强制封锁。此间涉事的龙骧卫、刑部官员、经手商客,以及冶炼厂的工人皆已被拿下,请陛下定夺!”
nbsp;nbsp;nbsp;nbsp;“好!”黎靖北朱唇微弯,嘴角终于扬起了一个浅淡的弧度,望着殿外逐渐炽烈的朝阳,冷然道:“投入昭狱,一律严审!”
nbsp;nbsp;nbsp;nbsp;“是!”
nbsp;nbsp;nbsp;nbsp;第64章第六十三章“刘友的父亲,曾是臣家中……
nbsp;nbsp;nbsp;nbsp;傅君的冶炼厂位于城郊河流下游的一处幽谷内,幽谷隐藏在河流两岸的岩洞之中,此类幽谷秘洞常被用作武器、情报、以及敏感物资的存储点,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几乎很难被外人发现,也难怪傅君敢将工厂设在近京的郊外。
nbsp;nbsp;nbsp;nbsp;孙少衡禀告黎靖北,傅君在冶炼厂内豢养了五百名义士用以制毒,龙骧卫的千户刘友不仅负责管理,还负责收集情报、放风示警等任务,且每月都会向傅君互通消息,例如箭美人的制取量,如何走货,以及如何同黑市接头之类的。
nbsp;nbsp;nbsp;nbsp;人证物证俱在,这回傅君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了。
nbsp;nbsp;nbsp;nbsp;“刘友的父亲,曾是臣家中仆人。”
nbsp;nbsp;nbsp;nbsp;傅君跪在地上,耷着脑袋,身上的朱袍早已褶皱不堪,眼底深如一汪幽潭,平静且死寂。
nbsp;nbsp;nbsp;nbsp;“臣于其父曾有过救命之恩,刘友一直感念在怀,入龙骧卫后更是投桃报李,发誓效忠。”
nbsp;nbsp;nbsp;nbsp;他出神地望着太和殿上的金砖,思绪逐渐飘远。
nbsp;nbsp;nbsp;nbsp;傅君随母姓,父亲乃入赘进的傅家,他外祖父曾是漳州有名的商贾,家缠万贯,而刘友的父亲刘伯则是外祖父家的家仆。
nbsp;nbsp;nbsp;nbsp;傅君十岁那年,刘伯不慎打碎了一顶珊瑚盏,那珊瑚盏由顶级的独山玉雕刻而成,是父亲献给外祖母寿辰的贺礼,价值千余两。父亲得知后震怒,当即下令刘伯将杖毙,关键时刻还是他救了刘伯一命。
nbsp;nbsp;nbsp;nbsp;彼时,刘友不忍年迈的父亲被打,成日里哭哭啼啼的,弄得他不胜其烦。刘友是他的伴读,平日里待他也算不错,他便决定帮帮他。
nbsp;nbsp;nbsp;nbsp;傅君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从小锦衣玉食,被各类珠宝玉器环绕,什么稀罕物什没见过,一顶珊瑚盏对他来说委实算不得什么。既答应过刘友,他便找到外祖母,随意撒了几句娇,又说那玉盏是他把玩时抛给刘伯才不慎摔碎的,怨不得别人。
nbsp;nbsp;nbsp;nbsp;他是家中独子,自幼受尽万千宠爱,外祖母更是宝贝得不得了,自然不忍苛责于他,直夸他心善、有担当,不仅免了刘伯的杖罚,还将他父亲叫去训了几句。
nbsp;nbsp;nbsp;nbsp;父亲挨了训,回来后自然免不了骂他几句,却又不敢对他动粗,毕竟他也要仰人鼻息。
nbsp;nbsp;nbsp;nbsp;挨几句不痛不痒的斥责对他而言不
nbsp;nbsp;nbsp;nbsp;过是家常便饭,没几日就忘了,可这对于刘家父子来说却不异于再造之恩。
nbsp;nbsp;nbsp;nbsp;及冠后,刘友去了龙骧卫,他则在外祖父的运作下搭上了漳州知府李有信,娶了其独女李悦为妻。进士及第后,更是在岳祖父的帮衬下一路平步青云,未及而立之年便已坐到了一部尚书的位置。
nbsp;nbsp;nbsp;nbsp;傅家虽富,却终究是商贾之家,他能有如今这番成就在外人眼中已是飞黄腾达的典范,然而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nbsp;nbsp;nbsp;nbsp;同李悦成亲时,外祖母已过世三年,还是外祖父的小妾和母亲替他操办的婚礼。
nbsp;nbsp;nbsp;nbsp;他永远也忘不了大婚前一日,那个向来对他不假辞色的父亲头一次哭了,黄酒沾湿他的衣襟,整个人显得有些狼狈,却倔强地握着他的手不肯放开。
nbsp;nbsp;nbsp;nbsp;“子玉啊,赘婿不好当啊,你可要想清楚了……”
nbsp;nbsp;nbsp;nbsp;月光洒在父亲身上,显得他孤伶伶的,往昔光滑的手变黑了,手背上还起了褶皱,他这才意识到,父亲是真的老了。
nbsp;nbsp;nbsp;nbsp;心中莫名冒出一阵酸楚,却又很快归于平静。
nbsp;nbsp;nbsp;nbsp;他可是傅君啊,与眼前这个窝囊废能一样么?
nbsp;nbsp;nbsp;nbsp;父亲入赘前不过是个童生,奋斗十余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入赘后在傅家也始终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就连他在县衙的官职都是外祖父托人买来的
nbsp;nbsp;nbsp;nbsp;不得不说,这样的父亲他是打心眼儿里是瞧不上的。
nbsp;nbsp;nbsp;nbsp;而他就不一样了,十四岁就成了秀才,去年又中了举,还是个亚元,傅家雄厚的财力更是他往后仕途上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他是“娶”的李悦,而非入赘。
nbsp;nbsp;nbsp;nbsp;李悦是他和外祖父一早就锚定的目标,她身份上不仅是李知府的女儿,更是大理寺卿兼福建总督齐向安的外孙女。
nbsp;nbsp;nbsp;nbsp;齐向安无子,李有信又常踞漳州,而他两年后便要进京赴考,届时若能留在建安,便是齐向安唯一的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