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第14页)
nbsp;nbsp;nbsp;nbsp;“兴林府传消息来了吗?”沈新看向身旁之人问。
nbsp;nbsp;nbsp;nbsp;“还未。”庄开济摇了摇头,“山路难行,信件迟缓也是有可能的,但为了以防万一,下臣已让人前去接应了。”
nbsp;nbsp;nbsp;nbsp;稳妥起见,沈新想了想,回到桌前写了一封信递给庄开济,“你找个可信之人把这封信亲自交给柳侯爷。”
nbsp;nbsp;nbsp;nbsp;“是,主公。”庄开济拱手行礼。
nbsp;nbsp;nbsp;nbsp;“好。”沈新点头,“辛苦你了。”
nbsp;nbsp;nbsp;nbsp;人手吃紧,此行他只带了庄开济一人,平日怕计特使看出端倪,在外全靠庄开济一人周全。
nbsp;nbsp;nbsp;nbsp;“为主公谋事,乃下臣此生之幸。”庄开济拱手行礼,神色诚恳。
nbsp;nbsp;nbsp;nbsp;沈新神情感慨:“有你辅佐,也是本官平生之幸。”
nbsp;nbsp;nbsp;nbsp;这一边的君臣忙着维护情谊,另一边的秦宁却有些焦头烂额。
nbsp;nbsp;nbsp;nbsp;一张张捷报从各地传至平川府,他本就忙得不可开交,政务严重积压,每日坐在书房五六个时辰。
nbsp;nbsp;nbsp;nbsp;如今好不容易有时间来铺子休息片刻,还来了个脑残人士说些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nbsp;nbsp;nbsp;nbsp;“郎君身负天命之才,为何要低人一等替他人筹谋,不若手掌大权,独享那至尊之位,何其快哉?”徐乐山手中白玉色的折扇轻轻晃动,一举一动间蘅芙香气幽幽闪过。
nbsp;nbsp;nbsp;nbsp;这就是话本子里说的小白脸吧,长的竟还不如相公百分之一好看,也出来卖弄,秦宁的眸光似乎有一瞬间落在了徐乐山身上。
nbsp;nbsp;nbsp;nbsp;徐乐山下意识挺起胸膛,微微侧首,露出一抹迷人的微笑:“不知郎君意下如何?”
nbsp;nbsp;nbsp;nbsp;秦宁轻轻撇了紫珠一眼,紫珠意会冷声道:“伏飞,快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奸细抓起来。”
nbsp;nbsp;nbsp;nbsp;“唔——”徐乐山顾不得维持表情,眼里全是不可置信,却被伏飞捂住了嘴巴,半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nbsp;nbsp;nbsp;nbsp;“细细拷问。”秦宁把茶杯放在桌上,“务必让他把话吐干净了。”
nbsp;nbsp;nbsp;nbsp;这点子功夫连主公万分之一都赶不上,也敢出来现眼,伏飞心中冷嗤一声,恭敬道:“是,郎君。”
nbsp;nbsp;nbsp;nbsp;相公刚走不过两个多月,就有人不安分了,还用这么拙劣的法子,这背后之人想必也不够聪明。
nbsp;nbsp;nbsp;nbsp;秦宁心中冷笑,突然他眸光微动:“东黄庄里的人怎么样了?”
nbsp;nbsp;nbsp;nbsp;“回郎君,那个男人如今又黑又瘦,和其他庄稼汉没甚分别。”紫珠哼了一声。
nbsp;nbsp;nbsp;nbsp;天高皇帝远,秦明烨若真有这样的势力早逃出生天了,秦宁命令道:“回府。”
nbsp;nbsp;nbsp;nbsp;“是,郎君。”
nbsp;nbsp;nbsp;nbsp;大军如常行至江陵府,一路上计春玉行事与以往相同。
nbsp;nbsp;nbsp;nbsp;段玉诚缓缓松了一口气,他的血亲都在上京城,一点意外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一路上一丁点都不敢马虎,好在并无意外。
nbsp;nbsp;nbsp;nbsp;“江陵府的鱼糕可是一绝,段将军可有兴趣试一试?”计特使站在段玉诚旁边,笑问。
nbsp;nbsp;nbsp;nbsp;“正是,计特使果然见多识广。”
nbsp;nbsp;nbsp;nbsp;江陵知府马东周跟着笑道,“新曹门街上有家百年老店,做出来鱼糕如琼玉,入口即化。”
nbsp;nbsp;nbsp;nbsp;段玉诚不露痕迹地看了计特使一样,应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三层小楼,飞檐翘角青砖瓦,朱漆雕栏,马东周伸手示意道:“段将军、计特使,请。”
nbsp;nbsp;nbsp;nbsp;计春玉在官场上浸淫多年,自然不可能全然指望两个送信的下人,毕竟一路上不确定性太多了。
nbsp;nbsp;nbsp;nbsp;好在他与巡检司陆正清相交多年,也知道一些巡检司的秘辛和手段。
nbsp;nbsp;nbsp;nbsp;比如巡检司在上京附近府城都安插了不少暗探,如遇万分火急之事还有渠道可直入上京,今日也算派上了用场。
nbsp;nbsp;nbsp;nbsp;在饭间,他如愿把信交给了巡检司暗探。
nbsp;nbsp;nbsp;nbsp;那人如计春玉所料,片刻不敢耽误,立即出了城,往下一个暗探驻扎点。
nbsp;nbsp;nbsp;nbsp;京城。
nbsp;nbsp;nbsp;nbsp;“此行恐生变故,恳请柳侯爷携亲眷带着临川先生离开上京,赶赴平洲府。”
nbsp;nbsp;nbsp;nbsp;薄薄的一张纸犹如千斤之重,空无一人的书房,柳侯爷犹如雕塑一般久久未动,突然他出声道:“备车,本侯要去东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