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30页)
nbsp;nbsp;nbsp;nbsp;四下窃笑。
nbsp;nbsp;nbsp;nbsp;还有人高声道:“拿无解之问来刁难,可见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nbsp;nbsp;nbsp;nbsp;“洛城无影,立木无长短。”
nbsp;nbsp;nbsp;nbsp;满座喧哗中有一道声音懒洋洋地响起。
nbsp;nbsp;nbsp;nbsp;所有人忽然觉得耳朵像被羽毛拨了一下,泛起丝丝缕缕的痒麻……说话的这人似乎有些醉了,声音慵懒,略微有几分哑,但他音色极佳,听起来就像剔透的冰碾磨过细如金沙的糖砂。
nbsp;nbsp;nbsp;nbsp;天女涟要将雪银花笺挂回灯枝的手一顿,惊诧地回首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nbsp;nbsp;nbsp;nbsp;见到她这个反应,溱楼里的客人沸腾起来。
nbsp;nbsp;nbsp;nbsp;居然答对了?!
nbsp;nbsp;nbsp;nbsp;“这位公子答对了。”天女涟轻轻颔首,“《六衡通录》卷三《天下志》曰:中洲不定,影多飘忽,随其方出,量有参差,即如洛城无影[1]。故而洛城立木,无长无短。”
nbsp;nbsp;nbsp;nbsp;“六、六衡通录……”
nbsp;nbsp;nbsp;nbsp;左月生眼角微抽。
nbsp;nbsp;nbsp;nbsp;《六衡通录》是一部公认“满纸荒唐”的古书,不知著者是谁也不知著于何时何地。内容极其荒唐怪诞,晦涩难懂,谬错百出,有人试着将它当做一本谶纬之书去解读,结果没有任何一个意象能够与现世对应。早在数千年前,就由文学古书大家盖棺定论,这是一本无名氏假托古人编出的疯话。
nbsp;nbsp;nbsp;nbsp;《六衡通录》共六卷,每卷各一百一十八万字,自被定论为“荒唐言”后,就再无人愿意去研读,更别提去记诵其中的细枝末节。
nbsp;nbsp;nbsp;nbsp;把这种题放进素花问里……这是压根就没打算让人答出来吧?
nbsp;nbsp;nbsp;nbsp;简直荒唐。
nbsp;nbsp;nbsp;nbsp;更荒唐的是,当真有人答出来了。
nbsp;nbsp;nbsp;nbsp;一时间人们纷纷朝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目光中敬仰和怕不是有病二者兼具。
nbsp;nbsp;nbsp;nbsp;“……连《六衡通录》都烂熟于心,”不渡和尚失语片刻,又捅了捅陆净,心悦诚服,“贫僧可算知道你为何如此气定神闲了,仇施主果然博学。”
nbsp;nbsp;nbsp;nbsp;陆净尴尬一笑。
nbsp;nbsp;nbsp;nbsp;其实他连《六衡通录》是个什么鬼东西都不知道……之所以这么有信心,纯粹是因为仇薄灯是他们三人中看书最多最快,并且“一目十行,过目不过而已”的那个。姓仇的连《古石碑记》那种又臭又长的书都能一晚上看完,这世上还有什么拦得住他!!!
nbsp;nbsp;nbsp;nbsp;也不知道仇薄灯好好的一个大纨绔什么毛病,除了喝酒外,最大的爱好居然是看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看……
nbsp;nbsp;nbsp;nbsp;陆净问过他原因。
nbsp;nbsp;nbsp;nbsp;仇薄灯一脸愤愤,说了一堆“还不是因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云云的话,陆净也不懂互联网是何物,电脑又是何物,只觉得仇大少爷果然脑子有病,骰子不够好玩吗!斗鸡走狗不够好玩吗!
nbsp;nbsp;nbsp;nbsp;当时仇薄灯看他的眼神格外怜悯,以至于陆净产生了一种自己精神娱乐贫瘠无比的错觉。
nbsp;nbsp;nbsp;nbsp;哦,“精神娱乐”这个词又是仇大少爷发明的。
nbsp;nbsp;nbsp;nbsp;叮铃铃。
nbsp;nbsp;nbsp;nbsp;天女涟拨动十二枝灯将众人的注意力引了回来,道:“这位公子是否愿答这素花十二问?”
nbsp;nbsp;nbsp;nbsp;她边说边想确认出来的人是否是媚娘交代的那位太乙小师祖。
nbsp;nbsp;nbsp;nbsp;谁料仇薄灯压根就没有出来,依旧懒洋洋地躺在雅间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其余想看看这位“奇才”真面目的人一面觉得大失所望,一面又有些不满,心说天女相邀,这是何等不解风情的无礼之辈才会待在雅间里不动弹?
nbsp;nbsp;nbsp;nbsp;天女涟抿唇一笑,低头摘下一枚雪银花笺。
nbsp;nbsp;nbsp;nbsp;“蕤宾仲吕,音间几何?”
nbsp;nbsp;nbsp;nbsp;一听到这题目,陆净就是一蒙,从字面上理解,好像是在问“蕤宾”和“仲吕”两者的距离是多少,但是“蕤宾”是什么东西?“仲吕”又是什么东西?这两个东西的距离又要怎么算?怎么他连题目都听不懂了?
nbsp;nbsp;nbsp;nbsp;他真的有这么傻吗!!
nbsp;nbsp;nbsp;nbsp;“蕤宾指卯中绳,加十五日指乙,即为仲吕。间十五日。”
nbsp;nbsp;nbsp;nbsp;雅间里仇薄灯将杯盏一饮而尽。
nbsp;nbsp;nbsp;nbsp;对面应玉桥从“加十五日”里听懂了点东西,隐约猜出这问的应该是天文历法的事,便回头看出身空桑的太虞时:“太虞兄,他说的是对还是错?”
nbsp;nbsp;nbsp;nbsp;太虞时脸色阴沉,缓缓点头:“古历以十二音律对应节气,春分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晴明风至,音比仲吕。[2]”
nbsp;nbsp;nbsp;nbsp;可这中古历被废弃已久,天牧者久研历律,才知晓一二,现在答十二问的人是谁?竟然也知晓古历?
nbsp;nbsp;nbsp;nbsp;“旱修土龙,涔时何具?”天女继续问。
nbsp;nbsp;nbsp;nbsp;“擢对掘池,以应天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