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5章 一闪而过的念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六日晚,宁浩独自登上阁楼,打开父亲遗留的樟木箱。除了一叠泛黄笔记、军功章和旧式电台,最底层躺着一本手抄《易经》,每页批注皆以摩斯码书写。他逐行破译,最终在“既济卦”旁读到一行小字:“子嗣双承,血启归途;罗盘指向之处,即灵魂安放之所。”

他怔住良久,忽然意识到??莫冰翠与刘晓莉,一个是宁家血脉延续,一个是刘家基因传承,唯有两人共同参与仪式,才能激活“归墟”系统。

第七日黎明,茜茜婚礼如期举行。红绸漫天,鼓乐喧天。宁浩站在人群最前方,看着妹妹披上凤冠霞帔,新郎正是吴宸之子。交换信物时,宁浩悄然按下遥控器,藏于礼堂吊顶的隐藏音箱缓缓响起一段沙哑录音:

“我是749局特勤员宁守诚,代号罗盘。1983年9月17日凌晨三点,我确认‘归墟计划’失败。敌方截获星链图纸,我方掩体遭内部背叛者引爆。目前仅剩量子通道维持微弱连接,若未来有人听到此音,请携带胎发样本与双姓后人前往坐标N25°44′,E98°36′。口令为:东方红,太阳升,照进归墟第三层。重复,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全场寂静。宾客面面相觑,唯有穆德远老泪纵横,喃喃道:“老宁,你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话音未落,天空骤然阴沉,乌云翻涌如墨。宁浩牵起刘晓莉与莫冰翠的手,大步走出礼堂。庭院中,六辆伪装成剧组运输车的装甲越野已整装待发,车身上喷涂着《无问西东》LOGO,实则内置防辐射舱与生物识别锁。

“走!”宁浩一声令下,车队轰鸣启动。

七日后,队伍抵达怒江大峡谷边缘。海拔三千二百米,空气稀薄,寒风刺骨。向导指着悬崖下方一片崩塌的岩石群:“那里就是‘哨所七号’原址,八十年代地图已将其标注为‘地质塌陷区’。”

宁浩举起望远镜,只见断崖深处隐约露出混凝土结构一角,藤蔓缠绕间,赫然可见一面褪色的五星红旗半埋于碎石之中。他深吸一口气,下令展开设备。

当晚,摄制组架设起环形灯光阵,模拟日出光照角度。宁浩手持徕卡M6,在预定位置连拍九张空镜。当最后一张拍完,大地忽然轻微震动,一道金属摩擦声从地底传来。

“开了!”王劲松激动大喊。只见岩壁裂缝缓缓扩张,一座隐蔽竖井显露出来,阶梯向下延伸不见尽头。

宁浩点亮头灯,率先步入。通道两侧布满苔藓,墙上残留着模糊标语:“人在数据在”、“忠诚高于生命”。深入百米后,一间圆形控制室赫然出现,中央矗立着一台庞大机器??形似雷达,却又缀满晶体管与铜线,顶部悬浮一颗旋转的磁球。

“量子纠缠通信器……真的存在。”舒唱抚摸仪器外壳,声音颤抖。

宁浩取出胎发样本(藏于翡翠镯内),又让刘晓莉与莫冰翠分别割破手指,鲜血滴入机器前端两个凹槽。刹那间,蓝光暴涨,整个空间充满低频嗡鸣。

屏幕亮起,雪花点中逐渐浮现影像:一群身穿军装的男人围坐桌前,面容模糊,声音断续??

“……还能听见吗?我们在这里已经……七年……食物耗尽……但我们坚持每天发送……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来找我们……”

画面切换,穆德远年轻的身影出现在镜头前,满脸疲惫却坚定:“若吾儿见此录,请知父非弃家不顾,实为国赴难。归墟非终点,而是起点。记住,真正的电影,不是拍给人看的,是拍给历史听的。”

泪水无声滑落。宁浩跪倒在地,举起相机,对着屏幕连按快门。每一次闪光,都像是在为亡灵点亮一盏灯。

就在此时,机器发出尖锐警报。吴宸惊呼:“能量过载!最多维持十分钟!”

“够了。”宁浩抹去眼泪,迅速插入父亲遗留的录音带,同时将胶卷盒放入读取槽。机器开始高速运转,磁球越转越快,最终爆发出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直冲云霄。

数千里外,北京某绝密档案馆内,所有封存的749局文件自动解锁;同一时刻,全国七座天文台同步捕捉到异常电磁波,破译结果仅为一句话:

**“归墟已启,英魂归位。”**

三天后,宁浩一行返回南园。他们带回的不仅是影像资料,还有一份完整的作战日志、三十八名烈士的DNA样本,以及那面曾在地下飘扬四十余年的国旗。

一个月后,《无问西东》全球首映。影片结尾,长达十分钟的黑屏中,只有一段真实录音缓缓流淌。全场观众肃立,无数人泣不成声。

颁奖礼上,宁浩捧起最佳导演奖杯,面对镜头平静说道:“这部电影不属于我,它属于那些从未被命名的人。他们的名字,刻在风里,写在雨中,藏在每一寸国土的泥土之下。而我所做的,不过是按下快门,让光,照进黑暗。”

当晚,南园再度大雨倾盆。宁浩独自来到假山石缝,挖出少年时代埋下的铁盒。打开后,那封未寄出的信依旧完好:“致未来的我:若你看见这行字,请替我说一声,爸爸,我回来了。”

他将信纸点燃,灰烬随雨水流入土地。抬头望去,檐角青铜罗盘静止不动,指针稳稳指向西南??那里,野菊盛开,一如当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