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75(第1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不能因为守孝,就完全戒了美色吧?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所以三年守孝,前三个月不能碰那些事情,后面就可以了,只是最好不要闹出孩子来,孝期怀孕,说起来有些不太孝顺。

关于成亲,同样如此,守孝三年可以不成亲,但除了正妻正夫以外,其余位置可以尽情添人。

那不叫成亲,那叫纳妾,面首同样是妾室。

“不会吧?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会给我送面首?”

李暮歌表情凝重起来,她不是担心无法拒绝,而是担心,这事儿开了个口子,之后会止不住。

一两个面首她可以放在后院养着,就当是养了猫啊狗的,她不缺那点儿钱财粮食,关键是能够安朝臣的心。

可问题是,开了口子后,谁都想给她送,她要是全都要了,难免让其他人觉得她是个色中饿鬼,为了能够讨好她,不想送的人也会送。

如果她只挑选几家要,那么那几家立马回认为,自己比其他家族要强,因为得到了下一任皇帝的重视。

所以,她只能选择谁都不要,这样一来,才不会出现类似“外戚”的党派。

朝堂已经够乱了,可不能再添加势力了,到时候就不是乱成一锅粥,那是乱成一锅大杂烩,快被熬成泔水了。

“谁知道呢,多半会是如此,覃家和崔家,可擅长用这个法子了。”

崔家能在朝中保持中立和避世的态度多年,而没有被其他世家踩下去,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家到处联姻,谁家都有崔家女,世家女都有机会嫁入崔家,成为崔家宗妇。

覃家不遑多让,覃韵诗本身能力不俗,可为了能够拉拢崔家,覃家照样将覃韵诗嫁出去了,可见覃家非常热衷此事。

联姻本质上是寻找政治盟友,覃家和崔家都在为自己寻找政治盟友,一个没有野心的家族,不会做这种事。

崔家所谓的避世,根本是一种伪装。

李暮歌并不意外崔家的表里不一,崔家若真是要避世,他们就不应该住在长宁,他们应该住在山里。

崔明璋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官至侍郎,他应该在哪个荒山野岭里当县令,从始至终贯彻崔家避世的想法,做乡野间的圣贤,而不是朝廷的官员。

李暮歌觉得,她不能坐以待毙,等面首真的到她跟前,她想要推出去可就麻烦了。

所以,她得先把崔家和覃家的小心思按死。

要怎么按死呢?

颜士玉没有给李暮歌出主意,李暮歌也没问,毕竟私仇摆在那里,问颜士玉,颜士玉估计会说将覃家上下屠了。

崔家直接当上第一世家,然后就可以平息所有纷争。

李暮歌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这个想法竟然听起来很有道理。

可惜,李暮歌不可能让有哪一个世家一家独大。

她更喜欢百花争艳,局势越乱,大家越卷,国家才越有希望。

想明白她想要什么,办法也就随之而来了,李暮歌已经有了些许想法,只待实行。

因为覃崔两家的矛盾搞得李暮歌头疼,所以她打算跳过这两家,先解决一下其他小家族的问题。

又忙活了几天,将那些小家族的人叫过来,该敲打的敲打,该表扬的表扬,展现了一番君臣和和美美的梦幻场景后,又将这些人一一送出宫去。

李暮歌的动作没有瞒着任何人,自然盯着她的人都得到了消息。

四公主得知各大世家的人几乎都叫李暮歌瞧便了,只有寥寥几个大家族还没见过后,便知道李暮歌这是在收拢手中的权力了。

对此,容嫔有些担心,那些小家族里不少是昔日容家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暗地里都投靠了四公主,现在被太子传召,不会纷纷倒向太子吧?

对于母妃的担心,四公主劝她不必多想。

“若是仅靠几句话就心生动摇,改变立场,那能被说服的人,迟早会背叛儿,现在离开,反倒是好事一桩,总比之后咱们有所行动时,他们跳出来反手出卖咱们要强。”

四公主对那些小官完全不在乎,本来也没有几个能够为她提供帮助,现在她在乎的是德妃和贵妃。

还有皇后母家,以及杨家,这些都是她可以争取到的支持。

容嫔听了四公主的话后,并没有放下心来,反倒是觉得很不对劲。

“萦关,你老实告诉母妃,凌家当真会帮咱们吗?贵妃难道没有提出别的要求?还有德妃,她当真愿意推举十二皇子到朝堂上,辅佐你夺权?”

“自然,凌家人已经开始私底下调兵了,凌将军的儿子凌柏松就在长宁,之前凌柏松还前去拦截大驸马,留下了不少大公主府的人,他并非如传言般成了废人,当初凌家将凌柏松留在长宁,不就是留了个心眼吗?凌家没有母妃你想得那样忠君爱国。”

所以她现在提出要合作,那是正中凌家的心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