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第12页)
林蕴心下警觉,顾不得换官袍便直奔母亲的院落,宋氏没出什么事吧?
远远便瞧见下人们正忙着将箱笼搬出,太后身边的罗嬷嬷竟也在场,正低声吩咐着什么。
“嬷嬷今日怎么出宫来了?”林蕴快步上前见礼。
罗嬷嬷抬眼见她,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太后派老奴来看看你和你母亲,你母亲今日可算做了件大事。”
林蕴刚想问是什么大事,罗嬷嬷就让林蕴自己进去:“老奴帮着收拾东西搭把手,你母亲就在里面,二小姐去问她吧,”
罗嬷倒是很愿意帮忙做些事情,从前她瞧不上这位只顾自己死活的宋氏,如今却觉得人不可貌相。
也是,宋家个个人中龙凤,林小姐这个小的更是扬名皇城,宋氏自然差不了。
罗嬷嬷是笑着的,宋氏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一切都太过反常,林蕴这心还是有些七上八下,连忙小跑着进里屋。
见宋氏好好地站在书架前,正将书一本本撤下,她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去,问:“母亲这是在做什么?”
宋氏一见到林蕴便软和了眉眼,道:“今早你上值后,我便同林岐川说要与他和离,果不其然,他不同意,我就将和离书递交了顺天府。”
宋氏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仿佛不是说她一日内做了当下看起来惊世骇俗的大事,而是在说中午吃了什么。
在杨嬷嬷的补充之下,林蕴知晓宋氏先和林岐川吵了一架,然后趁着林岐川盛怒之下却还没来及采取措施的时候,宋氏就拿着令牌进了宫,从太后那里讨了罗嬷嬷,带着她一起去了顺天府,递了和离书。
林蕴一开始是疑惑:“太后娘娘此前一直压着林岐川,希望他好好待你,怎么如今同意让你与他和离了?”
宋氏淡淡道:“我没说什么,就说林岐川经常和我说他瞧不起宋家,瞧不起我母亲,说我母亲有眼无珠,猪油蒙了心,当初她看不中他这个女婿,如今他飞黄腾达了,真该让她好好瞧一瞧,可惜她没这个命。一听他骂我已逝的母亲,太后直接气得把杯子摔了,让我去递和离书。”
林蕴听得眼睛都瞪大了:“啊?林岐川敢这样大不敬吗?”
宋氏摇头:“不敬是有的,但他当然不会这么明显,我昨夜找了两本话本子学的。”
是有些对不起母亲,但母亲是个注重结果的人,她若是知道自己能“支棱”起来,怕是只会叫好。
与林岐川提了和离,等他反应过来定是要禁她的足,宋氏干脆去找了太后,有罗嬷嬷在,林岐川不敢轻举妄动。
她上交的和离书也是以林岐川常年不敬她亡兄的名义。
侯府的生活锦衣玉食的,有什么能让一个贵妇常年与丈夫分居不说,甚至不惜舍弃眼前大好的生活,冒着毁掉名声的风险也要和离呢?
当然是林岐川对她宋家百般羞辱,她对林岐川忍无可忍,
至于他到底说没说,她反正是听到了。
林蕴消化了这惊人的消息:“所以母亲今日要搬出去?新买的宅子还没置办好?母亲搬去哪里呢?还有母亲怎么不等等我,今日的事我可以陪母亲一块的。”
宋氏道:“宋家的宅子还在,我先回宋家住着,这是大人之间的事,不该牵扯上你。”
宋氏不想永远躲在阿蕴身后,事事依靠她,阿蕴身为儿女,不论事后到底站在谁那边,但她不能担上蹿腾父母和离的不孝名声。
今日她忍着仇恨,看着林岐川那张令人作呕的脸,比起直接一刀捅死他,她脑中全想的是——
这个畜生得死,但不能连累了阿蕴。
抱着这样的念头,于是她告诉阿蕴她需要多一日来思考如何写和离书,然后趁着这个空档将事情给办了。
“宋家只剩我一人,辱骂一事虽然够不上‘义绝’的罪名,但顺天府也不好直接驳回和离书。”
见宋氏将书收入箱中,林蕴眨巴两下眼睛,回过神来,问:“那我能跟母亲一起去宋府住两日吗?母亲能带上我吗?”
宋氏犹豫了片刻,最终点点头:“当然可以,宋府也是你的家。”
得了宋氏的应允,林蕴转身欲回去收拾行装,走出几步又忍不住回头。但见暮色渐浓,母亲站在满室箱笼间,依然从容地整理书卷。
林蕴突然想起杨嬷嬷对母亲定是经不住事的预设,杨嬷嬷小瞧母亲了,她也是。
宋望舒比她们想象中的都要更坚强、更有力量。
***
西泠阁中,时迩如意她们正忙着将箱笼捆扎妥当,林蕴的行李并不难收拾,她这段日子四处跑,东西都是规整好的。
林蕴立在院中的那棵桂花树下,指尖轻抚粗糙的树皮,纵使她施了肥,今年桂花还是没开。
这次走得匆忙,桂花树等后面才能挪走了。
忽而院门外喧声乍起,林蕴扭头瞧见林岐川疾步闯入,官袍微皱,眉宇间尽是压不住的烦躁:“阿蕴,你母亲胡闹便罢了,你怎么也跟着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