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7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在屋里走了两圈,眼睛滴溜溜地转,将那人的话在脑海中过了几遍。一刻钟后,吴志抓了两把过年没吃完的瓜子,出了门。

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有一家青壮年都坐在长板凳上,晒着太阳在屋门口聊天。

吴志上前,给他们一人分了点瓜子,便聊了起来。

扯了几句闲篇,吴志问道:“你们家怎么没人去整地?县衙不是说朝廷今年有春种夏收的麦种吗?”

吴强田两兄弟听了直摇头:“我才不信呢,肯定是白耽误工夫。”

吴志手一拍,露出赞同之意,凑过去,小声说:“其实我也不信,不然当初也不会把那小姐告上官府,但如今我还是准备好好种麦。”

吴志是村子里最精的,吴强田好奇地问:“你不信,你白费功夫干嘛?”

吴志声音压得更低了:“这你就不懂了吧,今年皇城因为水灾没了麦子,粮食不够吃,朝廷肯定会发救济粮啊,有了救济粮,起码能让一家少两个人饿死。”

“今年朝廷组织大家种了麦,全都没种出来,这事官府做得不地道,到时候我们闹一闹,救济粮估摸着发的比往年还多呢。”

吴强田听了若有所思,吴强田弟弟点点头:“对,到时候没种出来,一定可以去讨说法。那让别人试就好了,我们不用费劲儿。”

吴志当即拍了吴强田弟弟脑袋一下:“你这傻小子,你不想想,假如那麦子真种出来了呢?”

“朝廷劝我们种麦,你却咬着牙不种,到时候种的人都有麦子吃,你不听官府的话,没有收成,官府还能给你发救济粮吗?”

“不种地的人,不就得饿着肚子,然后还被骂瞎了眼,自作自受吗?”

“这事就是假如麦子没收成,你听话种地了,有苦劳,朝廷要给补偿。要是麦子有收成,你种了,就有粮食。只要种地就不亏,我当然要种啊!”

吴志这么一说,吴强田当即站起来,同弟弟说:“我们家也得种,现在就去整地,明天领种子去。”

他弟弟还没搞明白道理,云里雾里的,但他哥比他脑子灵光,他听他哥的。

听到吴强田道谢,吴志摆摆手,只道:“应该的,你们只是没想到这一茬,我现在是不仅自己种,我把我七大姑八大姨都劝了,毕竟我们这些穷亲戚,可都是没福同享,有难同当啊。到时候若真有收成,他们不种,又没朝廷发粮,还不得找我借粮。”

吴强田他弟这回脑子转动了:“哥,咱隔壁村的舅昨日还说他也不种呢,到时候要真没粮,他肯定找我们借。”

吴强田转头冲屋里喊:“娘!趁着天还早,你赶紧去舅舅家劝一劝种麦的事!爹,小叔家也得说!”

吴强田他们家动了起来,吴志晃晃悠悠转起来,接着找下一个目标。

毕竟,对于固执的庄稼人,告诉他们做一件事有好处,他们不一定愿意做,但是如果告诉他们,不做这事有害处,他们就愿意做了。

“他们是不喜欢冒险,但他们更讨厌损失。”刚刚那侍卫是这么跟自己说的。

想出这法子的人真聪明啊,当然他吴志也不赖,活干得漂亮。

明日他得再走亲访友多跑几个村,务必把此事在宛平宣传到位。

除了吴志,不少其他“搅屎棍”在皇城的各大县中搅来搅去,一时之间不见人影的那几块地,不少人扛着锄头出现,纷纷除草开渠。

“老张,你也种地?”

“对啊,朝廷都通知了,远的地方还要担心,但我们这些皇城根儿上的人,当然是朝廷指哪儿,我们打哪儿,朝廷还能亏了我们不成?”

“也是,我侄子和我说,只要种了,就不会亏。”

“流言”越传越广,偌大的皇城中,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

***

连着两日同谢钧一起去县衙,林蕴也学会了骑马,正事和技能两个都没耽误。

春分前两日,林蕴回了趟皇城,回去收拾行李,接下来一个多月,她应当都会住在宛平的农庄。

林蕴捡出最紧要的几样,银钱,合适下地的衣服,她的手稿和做的模具,以及她的猫,哦,对了,还有猫最紧要的东西——鱼缸。

不像平时只离开一两日,这回一个多月,林蕴不敢把猫丢西泠阁里,不然她怕再回来,这猫得挠花她的脸。

列出这些后,林蕴当起了甩手掌柜:“剩下的东西,你们看情况收拾吧,我还有事要忙。”

出门前,林蕴匆匆吩咐时迩:“我之前同矿商定了两百斤砒霜,时迩你帮我去取一下,那东西剧毒,你运的时候小心一点,明天我们带着一起去乡下。”

林蕴说完就匆匆离开了,留时迩一个人震惊极了。

小姐是要干什么?哪怕要毒死谁,也用不上两百斤砒霜啊!

纵使震惊,时迩还是决定“为虎作伥”,麻溜地去领砒霜了。

赶路的时候时迩十分纠结,小姐要做坏事的话,要不别告诉大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