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4页)
大概是谢钧提前打了招呼,林蕴报上名字后顺利进入,走过吏部、兵部,数到第三排,就到了户部。
一穿绿色官袍,胸前背后绣着鹌鹑的官员带着林蕴往库中走:“林小姐,我是户部的司务文常春,次辅让我带您来找资料。”
司务是从九品的官,也难怪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对林蕴这个既是侯府之女,又直接帮谢钧办事的,十分客气。
等拿到了资料,林蕴快速翻阅,发现邱义种玉米受挫,首先是特别容易死。
玉米根系浅,喜欢透气,邱义没用松软的壤土,死亡率高。而且邱义种玉米那三年,其中两年雨水多,玉米特别不耐涝,他又缺乏经验,排水不够及时,那秧苗自然又弱又小还容易害病。
此外邱义还有施肥、种植时机等问题。
林蕴翻着手上的册子,觉得这哪里是邱义的玉米种植经验,简直是邱义的错题本。
他那三年净试错去了,也难怪谢钧明里暗里骂他浪费银子又没成果。
但除了这些客观上的,种田技术上的问题,邱义还记录了百姓对种植玉米积极性很低。
百姓主食为稻麦,他们多认为玉米口感粗糙,是“杂粮”,不愿意少种稻麦高粱,改种玉米。
经过九麦法折腾的那一遭,林蕴已经成熟不少,不再单纯认为出现一种高产作物,百姓们就会高高兴兴地采纳。
她不再是只待在实验室里捣鼓的在读博士林蕴,而是在大周想要推广一种作物的林二小姐。
然而玉米在民意这一块,并不乐观。
雨水少、光照多,适合种玉米的北方已经形成了两年三熟的种植格局,百姓们根本没有意愿替换。
那玉米还推不推呢?
林蕴沉思着将把册子递还给文常春,户部的资料看可以,但拿回去应当不行。
不料文常春摆摆手:“户部的资料确实不能带走,我前日里收到次辅传来的消息,说林小姐您要来看玉米的资料,于是我从前日夜里就开始抄,紧赶慢赶在今日凌晨前抄完了一份,这份就是抄本,林小姐可以回去慢慢研究。”
林蕴有些惊愕地看了手里不薄的书本,又看向文常春眼眶下晕开的黑眼圈,又扫过他袍角的墨渍,感谢道:“劳烦您了,您办事可真是妥帖。”
得了林蕴一句夸,文常春有些惶恐的样子:“都是应该的,次辅吩咐下来的事,自然要多想一些,为大人们排忧解难。”
文常春如此客气,整得林蕴都有些不好意思。
文常春听着林小姐对他夸了又夸,嘴上面上都是不打紧,都是应该做的,心里却在嘀咕:“多夸些,多夸些,最好夸到谢次辅面前才好。”
帮林小姐找资料这差事,还是他从户部一众九品官中抢来的。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林小姐和谢次辅走得近,他们见不到谢次辅,林小姐美言两句可十分顶用。
夸到次辅面前,他才不枉连官服都特地沾了墨呀。
在来回奉承之中,林蕴问道:“我能去见谢大人吗?有些事想要问一问。”
文常春面上为难,心里乐开了花:“平日里很难见到次辅,但小姐既然是次辅请来的,我去帮您问一问。”
等文常春通传了次辅的侍卫严明,很快得到让林小姐进去的口信,文常春差点没压下自己的笑。
公务时间,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来见一见,次辅和林小姐的关系比他想象中还要更好一些。
如此一来,就算林小姐没替他说好话,他在林小姐面前混个眼缘也值当啊!
***
林蕴经过层层通报,终于进了户部正堂。
谢钧见她来了,放下手中的笔,一手捏了捏眉心,从折子中抽离心神,抬首问道:“林二小姐是有什么事?”
林蕴确实是有问题要问,而且是自己没办法轻易得到答案的问题。
“谢大人,我有两个问题,事关到底要不要推广玉米一事。”
“问吧。”
“如今大周的人口增长如何?百姓平原耕地是否充足?”
谢钧虽然不知道这两个问题为什么和种玉米有关系,但身为户部尚书,他对这些信息了然于心,答道:“这几年治水效果不错,虽然雨水时不时增多,但算得上风调雨顺,人口增长迅速,不过平原耕地还是够的,但是……”
林蕴追问:“但是什么?”
谢钧使了个眼色,让正厅里其他官员退下了。
等人撤光了,谢钧才道:“但是如今世家豪族土地吞并严重,这种情况下,留给百姓的地是不够的,许多百姓开荒都开到山上了,只因世家嫌山上地薄,也不会算计那些山地,百姓反倒能安生种地。”
听到此等情况,林蕴皱起眉头:“那倒是有推广玉米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