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11页)
对于这种纯粹的好,林蕴也竭尽所能地让她也高兴一些,林蕴并没有说她自己如何,而是问太后:“我外祖母年轻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娘娘和她关系为什么会这么好?”
人年纪大了,其实都是想讲讲自己的旧事的,林蕴愿意当这个听众。
果不其然,谈到过去,太后眼神都亮了些。
太后口中的敏敏和宋氏口中的母亲简直不像是一个人。
宋氏口中,外祖母是个心中有一把尺,孩子要在尺子的规划下生长,不能太出格的母亲。
“兄长从前总是安慰我,但其实我不怨母亲,她当时身体不好了,大概只是怕我一个人在别人家没办法好好活下去,她想让我做个正常人,而我办不到而已。”
太后口中,敏敏是个活泼慷慨仗义的女子。
“当年我嫁东宫前,心中忐忑,敏敏就那么握着我的手,告诉我‘阿锦,如今已成定局,我相信你是个在哪里都能把日子过好的姑娘’。”
“那年我失宠,就连路上的蚂蚁都恨不得避着我走,是敏敏托人来送银子吃食,她来宫里看我,让我一定要坚持。”
太后怀念的是那个大方仗义的好友,也是那些年受挫后屡屡爬起的自己。
说着说着,林蕴好像看到太后眼角的水光,一眨眼,那泪光就被藏起来。
“我与你祖母的情分绝非一般,我一生无子无女,敏敏的外孙女就是我的外孙女,所以你遇见什么事,若是没头绪,都可以来找我商量。我这一把年纪了,不如你们小孩子脑子转得快,倒是看得比你们多些。”
宁远侯府中的纷争是家事,送那封信又是朝堂之争。林蕴感念太后的庇佑,但不能贸然把太后卷进来。
不过林蕴还是很高兴,总归日后山穷水尽之时,也还有最后一条退路。
又聊了会儿,罗嬷嬷来提醒时间,林蕴这才起身告辞。
太后:“你们家还有一些私产在我这里,你不要着急,听说你在帮谢次辅办事,等有了成果,那时候你能守住这笔财,我再慢慢给你。”
林蕴有些懵地应下,等她出了慈宁宫,才想明白。
太后娘娘和宋氏不亲热,但宋氏那么一个性子能在父母兄长通通离世,孤身一人的情况下,还能坐稳宁远侯夫人之位,应当背后离不了太后的支持。
至于那些存放在太后处的私产,八成也是怕被人夺了去,太后才代为保管的吧。
林蕴忍不住回头看向那块牌匾,“慈宁宫”三个字在冰天雪地里尽显威严。
但这里面其实住着一位很好的老夫人。
***
坤宁宫内。
林蕴顺着宫女的指引落了座。
她左边是林栖棠,右边的小姐长得很美艳,是一种浓郁的漂亮。
林蕴不认识,当然这一屋子,林蕴也只认识林栖棠。
林蕴凑过去问堂姐:“怎么好像都是些同辈的小姐,没看见祖母和母亲?”
林栖棠:“贤妃娘娘说这次人多,为了让大家玩得自在些,长辈们在主殿,我们小辈们在偏殿。”
林蕴环视四周,许多座位都空着,林蕴好奇地问:“不该只有这么多人吧,她们都哪里去了?”
许是林蕴声音压得不够低,或者右边的小姐耳朵太灵,她接话道:“陛下突发兴致,领着前朝官员们在御花园作咏雪诗,如今的官场上青年才俊不少,不像从前身居高位的全是老头子,定国公家的小姐胆子大,带着一群爱热闹的偷看大人们作诗去了。”
叭叭说完一大串,这位小姐才想起来介绍自己:“我是章孟秋,我父亲是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又姓章,托袁嬷嬷之前的介绍,林蕴对京城内的热门事件有所了解。
这章孟秋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高中探花后另娶,新娶的妻子只有两个儿子,那面前的小姐就是原配的女儿了。
礼尚往来,林蕴正想介绍自己,就被章孟秋打断:“我知道你,你是林蕴,你如今在皇城可出名了。”
“啊?”林蕴微微瞪大眼睛。
“你不知道吗?你研究的锄头和镰刀现在已经发遍了全皇城,铁匠铺都快忙不过来了,民间许多人都知道林二小姐呢。”
林蕴知道锄头镰刀的快速推广,虽然它们的效果不比曲辕犁,但锄头镰刀在小农经济中占据重要作用,不是人人家里都有曲辕犁,锄头镰刀总有几把。
“都说按照你的方法,造出来的锄头又轻便锋利还好用,传你是天生得了神农氏的青睐呢。”
林蕴都不知道外面已经传得这么离谱了,扯上神话故事了都,甚至这件事还在官眷圈子里传这么广。
林蕴摆摆手:“锄头镰刀改良后是好用许多,但我和神农氏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