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何正卿趴在地上时,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等站在他身前的谢次辅回头搀扶起他,何正卿脸都涨红了。

斯文扫地,实在是斯文扫地!

他贵为礼部之首,竟在早朝殿内摔了个四仰八叉!

何正卿有些怀疑谢次辅是故意的,但谢次辅又第一个搀扶他,还帮他扶正官帽,不好计较。

他自己知道是和谢次辅打了个绊子,这才跌倒,但同僚们只见他突然趴地上了,

看着同僚们一个个好奇地张望他,一向不对付的兵部尚书大老粗还嘲笑道:“何尚书年纪大了站不稳还是早些退了,看着怪心酸的。”

被一番挤兑,何正卿哪还有心思说自己的直谏,只硬着头皮把自己钉在原地,等下朝后,他就要告假!能告多久就多久,他这段时间都无颜见人!

扶何尚书起来后,谢钧面露关切,仿佛故意绊他一脚的不是自己一样,见何尚书羞恼得再也张不开口,谢钧满意地回到自己位置上站直。

朝堂之争,说到底还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这何尚书就是因人制宜的典范——

他是个老学究,死要面子。

何尚书被谢钧的一脚绊得再也没办法在此事中横插一脚,于是事态按照谢钧预想的继续发展。

范光表仍不放弃这次拉踩谢钧的机会,开口道:“天狗食日,都是臣子们的错啊……”

可还不等他七扭八弯地引出谢钧,大殿内都察院官员那块,左佥都御史徐正清率先站出来。

徐正清慷慨陈词:“范首辅说得对,官员确有不尽心,我们督查院要状告大理寺卿杨峥,右佥都御史裴合敬被人杀死在家中,此等大案本该移交三法司共同审理,可杨峥不知收了谁的好处,把案子死死捂在大理寺,并且草率结案,如今搞得物证全无,人证已死,依微臣所见,他杨峥就在行遮天蔽日之事!”

顺势为之,顺势为之,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徐正清把在心中酝酿许久的话说出来,心中一片畅快。

一开始都察院其他官员还没反应过来,等徐正清说完,他们已经都出列站在徐正清身旁,一声声“臣附议”。

杀了都察院的四品官,还要草草收尾,简直是踩在他们脑袋顶上放肆了,此事不管不行!

右副都御史肖以恩叹了口气,也跟在队伍里,毕竟他要是这个时候还不和都察院站一块儿,那就成了众矢之的。

许久不早朝的朱道崇甚至都不知道裴合敬死了,乍一听到,他心中大骇。

朱道崇虽然这些日子不早朝,但他还是会时不时见范光表,让他呈报一些重要之事,可范光表对此事竟然一字未提。

四品官员横死已经是大事,更何况死的是都察院的官。

今日有人胆大包天闯进四品官员的宅子,把人给杀了,焉知明日是不是要闯入内廷,对他动手?

范光表暗道不妙,都察院这群吵闹的蚊虫都死了一个了,怎么还不知道何为闭嘴?

肖以恩也是个废物,连手底下一个御史都辖制不住,由得他闹到陛下面前!

“陛下前些日子为国事太过操心,臣想着等大理寺这边有个结论,再与陛下禀报,万没想到大理寺差事办得不如人意。”

范光表自陈缘由,心中直犯嘀咕,解释只是走个过场,陛下只要信他,自是随口解释两句就过了。

好在陛下对他依旧信任有加,没说什么,只下令裴合敬的案子移交三法司彻查,并且发落大理寺少卿。

“一个案子办得天怒人怨,现在事情还没查清楚,先罚你俸禄一年,若是后面查到你真如都察院所说的故意敷衍办案,就小心你的脑袋吧。”

“此次三法司联合办案,你不要参与了,就派……”朱道崇在大理寺那几个官员扫了一圈,挑出了自己之前钦点的探花郎,“就让陆暄和参与吧。”

朱道崇自是不了解大理寺这些人各自办案水平如何,但陆暄和长得好,他记忆尤深,要不然也不会那年点他当探花郎。

朝堂上都以为此事告一段落,准备接着议回天狗食日之事,徐正清脑海中却猛然想起谢钧和他在宛平县分开时说的话。

他说:“徐御史你纠结此案,但以我所看,这案子查来查去,无非是之前的替死鬼分量不够重,再换另外一个替死鬼。”

那时徐正清以为谢钧的意思是劝他莫要蚍蜉撼树,所以他的回答是:“有些事情就是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可此时看着案件移交三法司,范首辅依旧不慌不乱的样子,他才懂谢钧言中之意。

光凭他们都察院之力,只查这个案子的话,就算三法司来查,也是无疾而终。

可若是加上谢钧呢?

纵使有些歉疚,但徐正清当即决定拉谢钧下水。

徐正清大义凛然地又站出来,这次矛头对准谢钧:“陛下,臣听闻裴大人身死前一日曾给谢次辅递了道折子,臣认为这是关键性证据,但谢次辅却从不示人,其中必有蹊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