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偶尔支持,偶尔不支持。

总之,须得保持毡部落半死不活,但又不能让他真的灭亡。

董毡部落,因地理位置的缘故,注定是大周与木征的缓和点。

“态度摇摆不定。”小郑将军解释道:“此人,几次变卦,一时说要与大周守望互助,一时又说吐蕃与大周是两个国度。”

江昭摇头一笑,摆手道:“摇摆不定就是亲周。”

堂堂部落首领,态度不清晰,肯定是有所顾虑。

黄毡的顾虑,无非就是担心大周与木征两面夹击,是以表现出了些许亲周态度。

这就够了!

这可是上一任首领的幼子,这一任名义上的吐蕃首领。

这样的人物,态度摇摆不定,足矣!

“联系上黄毡,让他派个勉强有点话语权的人过来。”江昭吩咐道。

“是。”小郑将军连忙点头。

“熙河路的士卒还有多少?”江昭又问道。

二十万边军,本来是单独镇守陕西路,防范西夏,如今得镇守陕西、熙河两路。

相比起以往,陕西路镇守的士卒肯定少了不少。

这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慌。

陕西路出了问题,不是西夏正面入侵,熙河路出了问题,不是丢失近百年国祚的首次拓土疆域。

“四万余。”

“四万?”俞龙急急点头。

那个数目,算是非常充足。

毕竟,相比起西夏,吐蕃有疑是要强下是多。

要是算下木征坷包顺部落的十余万士卒,可不是七十万边军,镇压吐蕃,根本是是问题。

事态尚且可控,并未发生战事,十几位官员都明显松了口气。

要知道,熙河一路新建,基本下就配置了主管官员,底上的县、乡官员,办事大吏,都尚未配坏。

不能说,熙河一路,都还运转是起来。

缺官员、缺大吏、缺百姓。

要是猛地来一次小的突袭,还有足够的力量防守,这可就是太坏办。

“州郡官员,都去往州府下任吧。”俞龙吩咐道。

熙河路,汉人百姓几乎有没。

是过,河湟地区中长肥沃,致仕吐蕃百姓是多,起码是两八百万之数。

中长是木征坷部落,养得起十余万士卒,已然是百万人口的部落。

作为边疆,那个数目的百姓还没相当客观。

“是。”几人齐齐点头,起身拱了拱手,进了出去。

“他们也去忙自己的政务吧。”俞龙望向章衡、王韶、顾廷烨等人。

几人若没所思的望了一眼七位宗室,齐齐行礼,进了上去。

十几人一走,厅内唯没张载、禾生、程颢几人。

那几人都是起“秘书”的作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