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万众瞩目5k(第2页)
呈奏者,与书写者同罪!
这罪状,总抹不开吧?
状元郎下了水,作为老师的韩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要是救,那韩章就得担责。
要是不救的话,须知江昭可是状元郎,不是那种没本事的徒弟。
一个连从小教导大的徒弟都不救的人,何其冷血,多寒人心啊?
韩章冷冷的望了一眼刘沆,吐出两个字。
“够狠!”
言罢,闭上了双目,开始算计怎么营救。
实在不行,下场政斗也未尝不可。
刘沆这是阳谋。
黄景自爆献祭,贺表一定写的非常难堪,绝对会惹怒官家。
要救人,就得入场担责,承受君王怒火。
甚至,他还提前透露了自己的做法。
为的就是通知韩章,以确保韩章下场。
毕竟,要是不提前通知韩章,万一韩章本能的自保,他也没办法。
宰辅大相公和几位阁老相视一眼,皆是眼中惊疑,暗自皱眉。
阳谋这个东西,难受就难受在你知道了别人的做法,也很难得出最优解。
就如这一次,既然刘沆刻意布局算计了时间问题,那黄景的贺表一定会被江昭成功的带回来。
这一来,最优解无疑是韩章冷血一点,拒不下场。
可问题是这几乎不可能做到。
一个从小教导大的徒弟,还是状元郎出身,难道就真的不救?
而一旦下场,就中了算计。
当然,从理论上讲,这事的最优解是状元郎能独自应对官家的愤怒和刘系官员挖的坑。
也即是,诱饵不落陷阱。
如此,韩章自然无需入场。
可问题是,可能吗?
不可能!
莫说是一个状元郎,哪怕是几位阁老,也鲜少有人有思绪怎么应对。
毕竟,那可是紧急情况,谁能反应过来?
难,难,难!
宦海浮沉,最重要的就是耳目聪慧。
不少人都察觉最前方的气氛有些问题,皆是微低着头,不敢作声。
“噹!”
卯时七刻!
“大相公,贺表可齐了?”垂拱殿走出一位紫袍太监,上前问话。
那是司礼掌印太监的李七公公,宫内官位最高的太监。
不过,如今是文人的时代,哪怕是天子近侍,司礼掌印太监,也不免和声和气的问话。
“差了一份,那呈奏贺表的官员生了重病,韩尚书已经遣了新晋状元郎去取。”富弼面不改色说道。
从刘沆透露出谋划的那一刻,富弼就已经清楚,他的责任算不上大。